第期用学习拓宽认知范围全国教学

发布时间:2022-7-25 14:20:20   点击数: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cgia.cn/news/roll/1587041.html

用学习拓宽认知范围

——全国教学观摩会观后感

保定郭晓颖

年4月10日至11日,我和工作室几位老师一起参加了在保定师范附属学校举办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初中语文精品教学观摩研讨会”。经过了两周的沉淀,我发现胡明道老师在教学《孙权劝学》时,立足教材,疏通文言文意思的方法成了我这次培训最大的收获。

之前一直疑惑,为什么文言文考试中往往解释词语和翻译句子丢分严重,听了胡老师的课才发现,原来我一直以来疏通文意的方法都没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胡老师是怎么操作的呢?她用“自主解读,同桌互译”的方法,请一位同学翻译句子,老师相机喊停,向翻译句子同学的同桌提问,把文言翻译的方法和重点以及对学生翻译文言文能力的培养都蕴含在师生交流和问题解决中。

比如,学生翻译完“卿今当涂掌事”,胡老师问“你是怎么知道‘当涂’是‘当权’的意思的”?学生说“我是从课下注释看到的”,胡老师趁机说“领会文言文意思,要学会看课下注释”,培养了语文习惯。

学生翻译完“蒙辞以军中多务”时,胡老师问“为什么翻译时要把原句中在前边的‘辞’放到后边?”学生说:“翻译文言文句子时出于需要可以调换一下原句中词语的顺序。”胡老师趁机把“调”写在黑板上。

学生翻译完“及鲁肃过寻阳”,胡老师问“你怎么不把‘寻阳”翻译成课下注释标注的‘古县名,制所在今湖北黄梅西南’?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翻译中的人名、地名、官名、年份等可以直接保留,不译。

就这样,一篇文章翻译下来,文言文翻译的相关原则(调、留、删、补、替)就出现在胡老师的黑板上了,而且,这些原则是被列在教材中课文后边的“积累拓展”版块中的,胡老师用这种形式把这些理论知识内化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体现出胡老师驾驭教材的高超水平。胡老师小结时又对学生的发现用顺口溜的形式进行概括和升华:借助注释第一招,语境推断也重要,一词多义细选择,古今异义别混淆。这样学生经过体验、发现、提炼、升华,经历了一次完整的学习过程,既解决了现在的问题,又积累了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

参加培训前,我刚讲完《孙权劝学》,反思我自己的教学,虽然我也   为响应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号召,充分发挥工作室示范、辐射、引领作用,我团队以帮助初中语文教师“上好课(规范课→优质课→精品课)、“拟好题(选好题→改编题→原创题)”、“写好文(写好下水文→改好学生文→写好教研文)”为己任,借鉴任务驱动原理,进行深度研修,开发出统编版语文教材“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单元综合复习整合”“六阶同步作文e课程(六册单元写作版)”“六阶高分作文e课程(中考高分作文写作版)等序列课程。

工作室团队(含1个省级工作室、1个市级工作室、4个县区级工作坊、工作站)现有成员76人,其中:特级教师4人,正高级教师2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优秀教师1人。团队承揽《语文周报》《初中生周报》两大报刊的阅读、写作专题,每年出版教学辅导用书五本以上。诚邀全国各地有教育情怀的初中语文教学名师(硕士以上学历,地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学、学科名师,地市级及以上评优课、观摩课获奖,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优秀课例,区县级及以上教研员;以上四个条件符合其中一条即可)加盟我团队。

联系人,张老师(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gg/149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