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1 10:59:50 点击数: 次
为什么而读书?大部分作家是为了写作而读书。读书,就如蜜蜂采花,要采足够多的花才能酿出足够甜的蜜。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你想保证输出,就必须先保证输入。而有的作者只顾埋头写作,没时间去读书。那从现在起,你一定要读书,那读什么书?怎么读?1、绝不能读的糟粕书这类书不是说过于俗气,而是对人的思想极具误导性,还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百害无一益。具体指哪些书?我想也不言自明了。2、可读可不读的一般书市面上大部分是没有什么害处,也没有什么思想性、启发性的书,但还是能学到临时性知识。读了没什么大的收获,不读也没什么大的损失。我们在选书过程中,切忌不可盲目跟风。由于现在网络媒体的涌现,许多书都是炒出来的,——说什么销售多少万册的畅销书,不一定是好书。还有通俗流行类杂志。许多报刊杂志或地摊书,都是供业余消遣,打发时间的,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不值得专门花时间来看。英国有个学者每天都看新闻报纸,但总感觉没收获什么,还浪费了时间。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不受时间、领域限制的书,才是好书。想来也是,比如你看报纸得知明天气温33度,到了后天就过期失效,存在时效性的东西是“信息”,不叫是“知识”。3、必读的经典思想书什么是好书?每个人开的书单是不一样的,在经典书单中,适合自己的书才是最好的书。这类书的特点是不论古今,不论行业都可以读,里面的“思想”就像千面神,给不同领域的人授以不同的东西。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每个人所领悟的思想都不尽相同,然后再通读一遍,又有新知,历久弥新,值得反复研读。也就是说,不管你是从事什么行业的人,都得读好书。好书的标准因人而异,但投票数居高不下的还是挺多的。如孔子的《论语》、司马迁的《史记》、曹雪芹的《红楼梦》等;还有国外的莎士比亚、歌德、柏拉图等的作品。4、边读书边思考后写作读书要边读边想。如果光是读,那你是在读死书,读死书会扼杀你的创造力。你读书时,如果全盘接受别人的思想,就相当于你的脑袋是别人的跑马场,完全没有自留地。如意大利的伽利略勇于质疑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自由落体定律”。他读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后,经过亲自论证后,发表文章坚决拥护。看看,伽利略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同时,都是会挤出时间来思考,勇于质疑,也勇于接受,利用前人的经验激发创造力。这里有一个发挥创造力的秘诀:你在读书学习一段时间后,一定要停下来思考,你的脑袋就会起化学反应,迸发出智慧之光。思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思则殆。边读书边思考,你才能把别人的思想当作养料,才能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超越他。读书是吸取,摘抄是梳理,写作是创造。不管怎么说,一个人要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qz/16716.html
上一篇文章: 追踪即知即改,一起给这家邮局点赞下一篇文章: 远离手机电视报刊杂志电视等,专精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