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证券类报纸财经新闻报道的变化首先要理清的是,一般意义上的财经新闻已经包含了证券新闻,但因为本文探讨的是证券类报纸的财经新闻报道,所以这里所用的“财经新闻”的概念是指不包括证券新闻在内的财经新闻。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开业为标志,新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至今已有巧年的历史。与之相伴随的是,中国报业史上一种全新的报纸—证券类报纸也应运而生年月日,中国第一张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公开发行。
经济报的快速诞生《中国证券报》和《证券时报》相继诞生。经过十多年的决速发展,这三张报纸无论在发行量、广告量,还是市场影响力方面,都已经牢牢奠定了在证券类报刊中的领导地位。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证券市场自身的超常规发展,笔者研究发现,近年来,财经新闻在三大证券报中的比重已在悄然发生变化。
财经新闻在三大报头版的比重开始增加。从对年、年、年一月的三大报头版统计结果看,非证券类的财经新闻比重在逐步增加,其中《上海证券报》和《中国证券报》尤为明显。
在上世纪年代,三大报的头版除了一些非常重大的政治、财经新闻外如党的代表大会、“两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基本上是以证券新闻一统天下。进入世纪以后,这一现象在逐步改变。
宏观经济政策、重要经济数据、重大产业政策等开始成为头版的“常客”。统计显示,年,非证券类财经新闻的篇幅在《上海证券报》和《中国证券报》头版的比例都在左右,《证券时报》略低一些。
这一比例在《上海证券报》和《中国证券报》都上升到左右年,非证券类财经新闻在《中国证券报》头版的比例上升到了左右,从头条的数量来看,《中国证券报》年月份的期报纸中,非证券类财经新闻占了条,达到了。其次,版面设计上增加了三大报财经新闻的数量。
从创办之初一直到年,三大报都没有为非证券类的财经新闻设置专门的版面。《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每天都有一个“综合”版,混合编排证券新闻和财经新闻,《中国证券报》每天有一个“财经新闻”版,但内容也是证券新闻和财经新闻的混合。
到年,一个显著的变化产生了—《上海证券报》率先改版,于〕年月旧在第三版开设“国内财经”,完全报道非证券类的内地财经新闻,一直持续至今。
《中国证券报》也于年月日起对“财经新闻”版的内容进行调整,完全剔除了证券新闻。第三,专题报道中非证券领城的选题开始增加,“产经版”从无到有。
三大报分别辟有专刊或专题版面,在上世纪如年代,主要选题以上来自于证券。进入世纪以后,《上海证券报》的专题报道转型尤为迅速,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以上专题报道的内容为关于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报告。
三大报的产业报道数量也有显著增加,《上海证券报》还在抖年月推出了每周两期的“产业”版。提升财经报道是证券类报纸的必然选择证券类报纸提升财经报道数量和质量。
既是证券市场自身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客观要求,也是其他投资市场不断出现后所导致的证券报读者投资领域多元化带来的客观要求。
市场体系完善推动经济报良性发展创立初期的内地证券市场规模小,相对封闭,上市公司代表性差,投资者以散户为主,所以证券类报纸主要报道证券市场内的新闻,对其他投资市场和宏观经济几无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qz/16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