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妍妍学姐
有编制的岗位成为抢手货,但大学生不要盲目选择。
年国考刚刚结束,数据统计表明,报名人数.8万,参考人数.5万人,创造了历史新高,由此可以看出,公职类岗位有多吃香。
想获得带有编制的公职类岗位,除了参加国考、省考外,事业编制、国企、央企也都是不错的选择,其中事业编制单位,也需要通过笔试面试正规遴选考试才能进入。
一些事业编制的福利待遇,不属于公务员,就比如教师岗位,从年就发布规定:“教师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以此来保证事业编制的薪资待遇。
不过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事业编单位,因为有编制保护,规矩也比较多,一些规矩甚至可以说很“教条”。
事业单位一奇怪现象:每年订报纸费用达上千元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条动态,一位网友反映:“发现事业单位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每个单位都会订报纸,尽管没人看,还是订各种报刊,每年光订报纸就要花上千元,每天一摞一摞地往办公室送,全都堆在角落里,攒到年底统一卖废品。”
听他这么一说,再回想一下每个事业单位的布局,发现确实如此。
网络时代下,没有几个人看报纸了,那么事业单位为何还每天订报纸呢?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订报纸是规定,到年终发现没达到标准还会被罚款呢。
然而,之所以有这样的规矩,完全是照顾纸媒的发展。
网络时代下,纸媒落寞了,没人看报买报了,大报刊作为事业单位之一,一旦倒闭将有成千上万的事业单位人员失业,到时候对就业市场又是一个大的考验。
所以同为事业单位,就需要对纸媒伸援助之手,所以事业单位也不想订报,但是不得不订。
公务员、事业单位规矩多,不适合所有人看过上述事业单位这一奇怪现象,需要有两点进行反思。
一是公务员、事业单位这类带有编制的岗位,确实有很多规矩。
毕竟公职类岗位,可以说是社会的门面担当,一旦做出违反违反原则的事情,丢的是整个社会的脸,影响非常不好,所以想要报考公职类岗位,还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二是掌握就业形势
就像纸媒,20年前绝对是大热门行业,一说在报刊工作,那都是高人一等的,全家人都跟着脸上有光,但如今纸媒落寞了,如果你还选去报刊工作,那就相当于往火坑跳,随时随地有失业的风险。
所以,大学生找工作需要谨慎,无论是带有编制的公职岗位,还是冷门行业,都需要自我审查看看是否合适,不要轻易进入。
大学生找工作需要注意什么?能走校招不要走社招
好的大学都有校企合作,学校跟名企进行合作,临到毕业大企业会到学校举行招聘会,毕业生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这可能是为数不多能接触到名企的机会。
所以,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能走校招不走社招,进入大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几年后再跳槽,这段经历成为简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光环般的存在。
不要轻易签订就业合同
大学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千万不要轻易签订就业合同,一旦签了就失去应届生的身份,今后再想考研、考公务员,都没有优势了。
不确定能在岗位干2年以上,就业合同能拖就拖,应届生一定要铭记这一点。
追求安稳可避开大城市
年鹤岗市成为很多年轻人蜗居的选择,房价低、物价低,生活幸福感更强,这也侧面反映出来大城市不好混,无论是高学历还是低学历,没背景、没人脉都很难生存下去。
数据统计表明,这两年北京、上海的高校生,出现离沪、离京热潮,大学毕业生不再贪图大城市的繁华,毕业后选择去杭州等地区发展,生活压力小了,生活质量高了。
所以,如果你也不是抗压能力强的人,毕业后完全可以选择去小城市工作生活。
总结:
每个岗位都有每个岗位的优势和劣势,选择适合自己且喜欢的,千万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要肯吃苦为将来的生活铺垫,像基建类岗位男生完全可以尝试,苦点累点也就是两三年的事,有学历支撑几年以后就能坐办公室,到时候前途无量。
今日话题:
你对于事业单位订报纸的现象怎么看?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ln/16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