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21 15:05:21 点击数: 次
最好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www.jk100f.com/m/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于扬李玉坤核心提示阅读增长知识,知识改变命运。现在的人们想要了解什么知识,只需敲击键盘点开搜索页面即可完成。可您知道几十年前电脑尚未普及时,人们是怎样实现“搜索”知识的吗?没错,这种方式就是“剪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在周口师范学院(原周口教育学院)汉阳路家属院,见到一位老人,在他的家中,珍藏着数十本厚厚的“剪报”资料,内容从天文地理到生活百科丰富多样。老人孟昭襄说,在那个年代,要想查找了解一些知识,就是靠剪报积累,这是最原始的“搜索引擎”。剪报成爱好,打造手工版“百科全集”孟昭襄老人今年已经85岁高龄了,退休前是原周口教育学院图书馆馆长。他剪报的爱好,是从大学毕业那会儿开始的。年,孟昭襄从武汉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参军入伍,70年代末期转业至老家周口,在原周口教育学院参加工作。而剪报,也就是从那个时代开始的。“我喜欢绘画,最早就是从报纸上看到漂亮的照片和美术作品,就剪下来贴在本上,做成集子。”4月22日,孟昭襄老人向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介绍说。后来,他发现一些报刊杂志上介绍生活百科知识,热爱生活的他也注意收集剪裁,并做成“剪报集”。久而久之,他的这个爱好成为生活习惯,他逐渐打造出手工版的“百科全集”。4月22日,记者在他家中采访时,老人从陈旧的书架上翻出这些发黄的剪报集,感到无比亲切。记者看到,这些剪报集最早是年的,往后最晚到年左右,跨度30多年。他搜集的剪报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文艺绘画也有天文地理,既有生活常识也有历史故事,老人说,那个时代获取知识主要靠书报杂志,他看到一些知识有用,就剪下来做成集子,便于日后查找。孟昭襄做得很认真,也很仔细。每本集子上都分门别类标注着内容和收集时间,第一页还制作有目录,需要查看什么内容,一目了然,完全是手工版的“搜索引擎”。读书好处很多,建议大家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你看,我爷爷做得很细致,比如说这本保健方面的剪报集,眼睛保健、美容保健、风湿病保健等小常识,每一页一个主题,查找起来非常方便。”老人正读研究生的孙子孟然向记者介绍说。记者随意翻开一本剪报集看到,其中一页是关于眼部疾病保健的内容。每一块内容上都备注着来源和时间,比如,“抑制白内障方”来源于《老人春秋》杂志年第5期第31页;“治红眼病偏方”来源于年8月9日的《报刊文摘》。这些不同报刊、不同时间发表的内容,被老人精心收集剪裁下来,形成一个个“专题库”。记者还注意到,在一些剪报内容旁边,有时候还会出现老人的笔注。“只读书不行,还要学会思考。读后有什么想法,要记下来,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孟昭襄老人说,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放进自己的脑袋里,学为所用。“现在信息时代发达了,人们查找什么只需点击网络就行。可在曾经的那个时代,人们要想实现精准阅读是很难的,我爷爷靠着喜欢阅读的习惯,数十年如一日做成这些知识库、剪报集,真的不容易。”老人的孙子孟然说,作为后人,他将把这些“宝贝”永远传承下去,把崇尚阅读、热爱学习的家风传承下去。现在,85岁高龄的孟昭襄老人因为患过脑中风,各方面能力都有所下降。“前些年他还能长时间读书看报时,每天雷打不动阅读一个小时,然后出去遛弯。出门和老朋友天南海北的聊着,父亲的退休生活也丰富多彩。”老人的儿子孟先生觉得,父亲之所以能和很多人聊得来、有得聊,跟平常的阅读积累密不可分。来源:大河客户端编辑:张静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ln/16921.html
上一篇文章: 力荐名人也在看的财富如水,一生必读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