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剪影方汉奇一砖一瓦搭建新闻史学科

发布时间:2025/7/4 11:33:46   点击数:
<

方汉奇

学人小传

方汉奇,年生于北京,祖籍广东普宁。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年起先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从事中国新闻史教学研究工作,发起并创立了国内唯一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其著作《中国近代报刊史》《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等影响了几代新闻传播学者;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及该委员会第四届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积极推动新闻传播学成为一级学科。

年11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举办“中国新闻史”课程与教材建设研讨会。95岁的方汉奇先生步入会议室时,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响起。掌声是对方先生的由衷敬意,更是真切祝贺。在9月26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公布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中,方汉奇主编的《中国新闻传播史》(第3版)荣获一等奖,是新闻传播类教材唯一的一等奖著作。本次研讨会的举办,正以此次获奖为契机。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主编

《中国新闻传播史》初版于年,历经两次修订,为全国大多数新闻院校选用,影响了几代新闻学子,“直接嘉惠于学子,风行四海,无远弗届”。这本重量级教材,是方汉奇先生毕生的积累与心血。作为新闻史学家与新闻教育家,方汉奇筚路蓝缕、厚积薄发,为新中国新闻史学科发展筑牢根基、培育英才,以毕生之力一砖一瓦搭建起了新闻史学科大厦。

爱好集报,踏上新闻史研究之路

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将中华民族逼至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平津危急!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就此改变。当时方汉奇正在北京念小学,也不得不随家人开始逃难。迫于战乱,他频繁转学,全面抗战八年念了八所中学,尚且年少就已饱受流离之苦。

年,方汉奇转学至广东梅县的梅州中学念高二,遇到了一位过去在北京相识的长辈。这位长辈毕业于燕京大学,是方汉奇的姑姑方群凤的同班同学,本是梅州籍,当时在粤北一所小学教书。她的丈夫是北伐老四军的军长,已牺牲在抗日前线。

于战乱中得遇故旧,有其格外珍贵之处,而对方汉奇来说,更有另一番非凡意义。方汉奇到她家做客时,在藏书中发现了十来份旧报。当时的梅州,能够见到的报纸只有一两种。方汉奇在高一时曾担任班上的学习委员,负责办墙报,需要时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gg/17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