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梁启超全集主编汤志钧逝世,

发布时间:2025/6/29 12:38:31   点击数:
根据汤志钧的儿子汤仁泽的消息,历史学家汤志钧于12月23日逝世,享年岁。汤志钧。汤志钧,年生,江苏人,著名历史学家。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先后受教于唐文治、吕思勉、周谷城、周予同等知名学者。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历史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教授等职。汤志钧生前致力于中国近代史及戊戌变法史研究,曾参与《辞海》编订工作和《宋史》标校整理工作,后研究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人,成为戊戌变法研究的代表性人物。已出版的著述主要有《戊戌变法史论》《戊戌变法人物传稿》《戊戌变法史论丛》《章太炎政论选集》《章太炎年谱长编》《戴震集》《康有为政论集》《戊戌变法人物传稿(增订本)》《戊戌变法史》《康有为与戊戌变法》《陶成章集》《近代经学与政治》《梁启超其人其书》等。年,汤志钧开始主持《梁启超全集》的编纂工作。从年到年,汤志钧与其子汤仁泽花费36年的时间,合力编纂了20卷本、总字数余万字的《梁启超全集》。《梁启超全集》搜求我国近代著名学者和思想家梁启超的各种已刊未刊著述,包括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兵学等领域,对于研究梁启超、研究戊戌变法、研究近代思想史和文化史均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是目前为止规模最大、最全面的梁启超著作集。在《梁启超全集》年8月正式出版之前,长期以来后世研究梁启超最主要的资料是梁启超的好友林志钧编纂的近千万字的《饮冰室合集》。然而,岁月蹉跎,由于各种不可控的原因,直至梁启超去世90年后,一部完整的《梁启超全集》才终于面世。《饮冰室合集》的主编林志钧与《梁启超全集》的主编汤志钧父子,两代跨越时空的编纂者,都是以千钧之志,在漫漫无期的编纂岁月里,心无旁骛地在青灯黄卷中苦苦坚守,终于完成卷帙浩繁的巨著。年,新京报书评周刊曾刊发专题“迟到90年的《梁启超全集》:文章久零落事业本寻常”报道《梁启超全集》出版背后的故事。下文,我们重发新京报与汤志钧之子汤仁泽的访谈,作为对逝者的纪念。采写

新京报记者徐学勤也许只是一种巧合,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天意,近代思想巨擘梁启超身故后,他的两套最重要的文集,皆由名为“志钧”者来完成,这个名字似乎暗示着完成这项艰难任务所需要的决心和毅力。《饮冰室合集》是梁启超离世后的90年里最全的梁氏文集,它的编者是梁启超生前挚友林志钧,这位富有诗人气质的法学家,与梁启超有着诸多相似的经历,诸如同为举人,留洋东瀛,担任北洋部长、清华导师,徘徊于政治与学术之间。梁启超生前将大批手稿托付给林志钧审定发表,终于在梁去世七年后,于年出版了万字的《饮冰室合集》。《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编者:林志钧,版本:中华书局年4月新近出版的《梁启超全集》,则收录了目前发现的全部梁氏著述,包括各种著作、论文、小说、诗词、报刊文章、讲演稿、艺术、随笔、邮寄、信函,以及为别人写的序跋、墨字名、对联、题词等等,约万字。编者是著名近代史学家汤志钧和他的儿子汤仁泽,从年立项到年面世,经过36年的漫长跋涉,这部全集终于竣工。汤志钧年出生于江苏常州,祖上庄存与先生是清代今文经学常州学派的创始人,因为家学渊源,他自幼接受传统的经学训练,后受教于唐文治、吕思勉、周谷城、周予同等史学大家。由经学而入史学,研究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人,汤志钧很早便出版了《戊戌变法史论》《戊戌变法简史》《戊戌变法人物传稿》等多部论著,成为戊戌变法研究的代表性人物。康、梁、章皆为经学家出身,尤其章太炎爱用古字、僻字,他的文章常被时人称为“天书”,连其学生鲁迅都曾表示读不懂他的文章,但因为汤志钧有良好的经学功底,觉得章氏文章“不算太难懂”,他编著了《章太炎年谱长编》《章太炎政论选集》,成为章学重要的研究资料。他的《戊戌变法人物传稿》也是用文言文写就,因为觉得“写文言舒服”。年,《梁启超全集》被列为国务院批准的《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中的一种,由中华书局具体承办,中华书局将编纂全集的重任委托给汤志钧。接受编辑任务后,汤志钧组织人力,搜集资料,标点校核,刚大学毕业的汤仁泽也在此时参与进来。到年,完成了全书约四分之一,后因领导换届等多方面原因而中辍。此后,天津古籍出版社接力,欲出版《梁启超全集》,但漫长的工期和对经济效益的考量,还是让他们选择了放弃。编纂全集最终成为汤氏父子两人孤独的事业。汤志钧早已功成名就,可以心无旁骛地做这件“为人作嫁衣”的工作,然而,正当壮年的汤仁泽却不得不在职称和全集中作取舍,他不忍看着年老体弱的父亲独自坚守而不顾,毅然选择帮助父亲完成宏愿。因而,直到退休,他仍是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副研究员。他们的工作虽得到各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gg/174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