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夜雨丨蒋登科只有诗歌永远年轻上游新

发布时间:2025/3/5 11:25:02   点击数:
北京有那些中医治白癜风好 http://www.kstejiao.com/m/
只有诗歌永远年轻蒋登科经常听朋友说,现在要想出版一本书,太难了。这是事实。在过去,出版似乎相对容易,只要有一定的资助,什么人都可以出书,但有些图书的质量确实不敢恭维。现在的趋势是,国家在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出版物的数量,试图以此来提升出版物的质量,和过去相比,图书出版自然会困难一些。我曾经有十多年从事期刊编辑工作,从事图书出版工作才刚刚四年,属于幼儿园水平。但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已经深深体会到出版人的艰辛,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假期,没有周末,甚至晚上也要加班,即使这样,他们还是提心吊胆的,总是担心某一句话甚至某一个词使用不准确,会因为编校质量问题而给自己和单位带来不好的影响。很多编辑都是在这样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下工作的,其压力之大,是外人所难以了解和理解的。在过去的工作中,我是一个相对自由的人,可以尽情地参加各种活动,尽情地和朋友们谈诗说文,有非常充裕的时间读书、写文章,而现在,我几乎每天都要坐在办公室,接待作者,寻找选题,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在这种氛围中,肯定难有诗意的心情,也很难有整块的时间写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偶尔写写,都是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加班,主要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提醒自己,有些东西还是不能忽略了,更不能忘记。早在今年暑假开始的时候,熊辉教授就告诉我,新诗研究所将组织一套丛书,每个老师都可以出版一本。在大家都说出版很难的时候,这当然是好事。对于置身出版行业的我,也是如此。熊辉教授接替我担任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以来,我从来不参与和干预他们的具体工作,但给过他一个建议。我发现,研究所的老师们在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等方面都显得比较分散,如果一直这样各自为政,就很难体现出研究所的特色和团队的力量,所以建议他们,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让新诗研究所的老师和他们的成果以团队的方式呈现出来。最近这些年,新诗研究所组织出版了多套集体参与的图书,比如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专著12部,年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4种(6卷),还集体承担了“中国新诗序跋选”课题,而今年又要组织一套新书,可以看出,33岁的中国新诗研究所依然坚守在诗歌研究的前沿,依然保持着活力。按照研究所的要求,暑假结束前要统一提交书稿,而我没有假期,虽然一直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但经过了差不多半年时间,才算完成了这项基础性的工作。我突然觉得,除了出版很难,对于一个天天忙于出版工作的人来说,把自己已经写出来的文字编辑成册也是很难的。我讲述这段经历,主要是希望有出书计划的朋友,能够多多理解出版人面临的压力。在这半年时间里,要我重新写一本书,肯定是不可能。三十多年来,我写过不少与诗相关的文章,这些文章只是在报刊上发表过,但没有结集出版过。于是,我翻出成果目录,大致梳理了一下,发现可以结集出版的文字,大概超过了一百篇。按理说,在这些稿子中选出一本书稿并不麻烦。不过问题又来了,过去的很多文章根本就没有电子文本,而且注释的格式、内容不统一,如果重新录入、校对、补充注释,那么花费的时间就更多。于是决定首先找出那些有电子文本的稿件,选择一部分谈论诗坛现象的,也选择一部分诗人研究的,合并起来即可,书名就定为《文体意识与精神疆域》。“上篇”是对一些诗歌现象的思考;“下篇”是对一些诗人的评论。在确定“下篇”的入选文章时,我首先按照诗人的出生时间排了一个顺序,然后从出生时间最早的诗人选起,根据书稿字数的要求,选到谁就到谁截止。其实,关于当代诗歌现象和诗人创作,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gg/170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