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赖芳杰
5月17日,第30次全国助残日。在成都,有33万持证残疾人,他们与城市相互依存、紧密相融。活出了恣意、豁达与从容,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还有成千上万的人,用自己的善意和力量,守护着他们,温暖着他们,成为他们的坚强后盾,为他们托举着人生。
成都的“海伦·凯勒”
单指敲出13万字小说
都江堰女孩陈媛,身患先天性小脑偏瘫和全身性肌张力障碍叠加综合症,说话和行动都不太方便,如今大部分时候需要轮椅代步。
但她却历时3年,硬是用不太灵便的手指敲击键盘,完成了13万字的小说——《云上的奶奶》。改编的同名电影荣获第五届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中国第五届国际微电影展“特别推动力奖”,被誉为成都版的“海伦·凯勒”。在都江堰市残联、幸福街道办、观凤楼社区的关怀下,陈媛创办了针对青少年和残障人的书屋——蚁途书屋。如今的她,更希望以书屋为载体,帮助更多的残障青少年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为更多的人架设起心灵的桥梁。
独腿小哥跑快递追梦
位于成都龙泉驿区怡和新城的一家菜鸟驿站流量颇高,寄件、取件,附近居民的快递都在这间小站里等待认领。李洪军忙前忙后,“这是我的第二家店,前年和朋友打伙开的。”说话显得很轻,但坚毅的力量散发出来,“这还不够,我还要努力。”
17岁时的一次意外,让李洪军失去右腿,年,李洪军开始在龙泉驿区做快递员,之前他当过工人、做过残疾人艺术团演员、开过报刊亭……他深知,想要自力更生,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年,他单腿站立送快递的背影在网络上广为传播,感动了很多网友。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还为李洪军定制了义肢,而安装义肢的款项来自于热心网友的捐赠。
年李洪军和朋友合伙开办的快鸟驿站开业。年初,新冠疫情蔓延,他郑重地向武汉地区捐款元。他说:“我捐的不是元钱,而是年的祝福和希望!”
这个曾经以一个背影感动一座城的独腿快递小哥,用奋斗作为青春的底色,一直在努力为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而努力奔跑着。
用不屈去开拓
“lucky小哥”叩响创业路
12平方米卧室的双人床边,安放着一张特制的电脑桌,显示器悬挂在床的右上方,一名30多岁的胖小伙,平躺在床上,头下垫着两个枕头。小伙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右手食指和中指不断点击放在床上的鼠标,与他的买家和供货商联系。这两根手指,是小伙全身脖子以下能活动的仅有部分。也正是这两根“金手指”,几年内,就建立起了成都销售额前三的宠物用品网。
他是成华区的残疾人董健。2岁时被确诊为罕见的进行性脊肌萎缩;9岁时一场高烧剥夺了他站立行走的权利;17岁时一场意外致使双腿骨折,双手连写字的力气都没有,从此辍学……
他又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在校期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年凭一己之力开办起淘宝店铺“Lucky之家”。
如今,“Lucky之家”年营业额已达万,也在全省地区同类型商家里的综合指数评比中位居前五。店铺做起来了,他招聘了更多像他一样的残疾人,帮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人生价值。
“告别自卑,重新生活。”董健对身边的残疾朋友如是说。
用爱心去浇灌
名特殊孩子的“奶爸”
成都“善工家园”,生活着一群特殊的孩子。雷特综合征、自闭症、脑瘫,他们的身体不算完美,但有一群志愿者用爱和耐心,支撑着这些孩子勇敢地试飞梦想。
一切的开始,来自于创始人胡斌的人生转折。年,出生不久的儿子多多被诊断为重度脑瘫、重度智障……胡斌带着多多到处求医问药,每次都失望而归。为了解决和多多一样的重度障碍孩子父母的顾虑,年开始,他退出了从业近20年的IT行业,跨入社会服务领域,开始知识、资源和技术的储备。
年3月,胡斌创办的“成都市武侯区善工家园助残中心”,迎来第一批重度脑瘫、智障和自闭症孩子,儿子多多和其他13位孩子组成了“蓝莓班”。通过9年多的发展,善工家园已成为5A级助残社会组织,每日为近位智力及发展性障碍残疾人提供托养和教育服务,让更多的家长回归社会,更多的家庭回归有序。
用旅游去圆梦,
20多万残疾人的“圆梦使者”
熊红霞,被残疾人朋友亲切地誉为“圆梦使者”。她希望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创业,让更多的残疾朋友走出家门。
熊红霞及其团队开辟了全新的残疾人无障碍旅游细分市场,推动旅游服务升级,建立了一套无障碍旅游的服务模式与标准,出版了全国第一本无障碍旅游学术专著《残障人士无障碍旅游入华史及其发展》,购买了无障碍大巴车。她打造的全国第一个线上无障碍旅游平台作为优秀案例,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做了分享。近年来,她累计募捐了上千万资金和物质,帮助了20多万残疾人圆了梦想。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td/15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