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进
周竹青的家庭
爱好阅读的周竹青
将自己的书房
打造成“农家书屋”
与大家共享阅读之乐
书房主人
周竹青,57岁,靖江市西来中心校语文老师,退职前是学校党总支书记、副校长
年获评“江苏省书香家庭”;年获评“全国书香之家”
自述书房
我家的书房名为“吮知斋”,是一间40多平方米的小屋,这既是我们读书的精神家园,也是乡亲们阅读的场所。
书房里有5个书柜,藏有图书余册,电子图书部,我还订阅了《新华日报》《泰州日报》《扬子晚报》《中国剪报》《报刊文摘》等报纸杂志。茶余饭后,沉浸在书房中读书看报,充实自己。与书为伴,捧书而读,那种愉悦和满足难以言表。我平时喜欢读短篇小说、散文,以及与教育有关的札记、教育故事等。平时固定的读书时间是晚上休息前一小时左右。我结合生活实际,写篇随笔、感悟文章,常常见诸报端。
孙女刚识字时,我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节假日,我常陪孩子去书店、图书馆,任她挑喜欢的读物。和孩子在书房读书,给孩子讲故事,是我最大的乐趣。如今,只要放下书包,孩子总喜欢到书房坐一坐。我想这种热爱是发自内心的。我家书房还是不挂牌的“农家书屋”,面向村民免费开放。书比较杂,只要大家喜欢的、需要的书籍,我都尽量添置齐全。
阅读影响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我家的书架上,有我保存的上百本《小学语文教师》,我想这是对我影响最深的书。40年前,我从一名代课教师起步,最终成长为公办教师、学校负责人,书籍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中毕业后,我当上代课教师。由于非科班出身,开始对教学很困惑。时任红星小学校长陈强指导我,并送给我十几期《小学语文教师》期刊,叮嘱我把这些书看懂了、记住了,一定能当好语文教师。书中不仅有名师教学设计精品、古诗词解析等备课参考资料,还有教学论坛、名校语文教学等交流平台。看完这十几本期刊后,我对一名教师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有了一定的理解。几个月后,校长来班里听课,说我“教得有模有样”。
后来,我去考中专、大专、本科,去上南师大的研究生提升班,一直以书为伴。
教书育人40载,我读了不少书,也希望身边的人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在家里办农家书屋,邀请爱书之人来看书、交流,使我家书房成为学龄儿童的“加油站”、老年人的“精神乐园”、种植养殖户的“服务站”。好书推荐
《百年中国经典散文》
年,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百年中国经典散文》,是一部值得长期珍藏的高品位文学选本,丛书用“人生”“青春”“挚爱”和“哲理”四条金线,将百年中国散文之经纬贯穿起来,将百年中国散文名家名篇集成一册,永恒的主题在时间长河中尽显其魅力。《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不仅仅是“冒险家”的代名词,更主要的是他面对逆境,靠自己的双手改变一切。他身上体现出的创业精神、顽强的实干精神和丰富的创造力,正是实现人生梦想最需要的品质。《剥开教育的责任》
省内近40位教育工作者参与编写的《剥开教育的责任》一书,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阐述教育的责任,又逐一揭示教育中存在的“伪责任”,每一位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qz/16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