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一家纸媒宣告休刊。
5月8日,福建省级都市报《东南快报》正式发出了一封“告读者书”。作为一家创刊于年、拥有万读者、日发行量曾高达40万的老牌纸媒,《东南快报》这样写道:“非常遗憾,我们最终未能熬过自己的冬天,不得不与您暂时说再见。”
《东南快报》官微截图
然而,如此情真意切的道别,只获得寥寥数个转赞评,并未在广袤的互联网世界激起什么水花。好吧,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纸媒休刊算不上“新闻”的时代,早已悄然而至。
纸媒持续迎来休刊潮
或许是约定俗成,纸媒休刊或停刊的消息,往往宣告于元旦前后。在“辞旧迎新”的美好寓意下,近年来没能迎接来年第一缕阳光的纸媒却越来越多。
年元旦前后,《牡丹江晨报》《海曙新闻》《童话大王》《绵阳晚报》《崇明报》《温州商报》《城市画报》等十几家杂志报纸停刊或休刊;年,《贵阳晚报》《宜宾晚报》《河北科技报》《南方法治报》等停刊或休刊;年,《皖北晨报》《广元晚报》《内江晚报》《德阳晚报》等停刊或休刊。
年元旦前夕,《天府早报》《城市快报》《上海金融报》《武汉晨报》等十余家报纸宣布休刊。其中,《武汉晨报》创刊于年3月15日,集中在武汉地区发行,日发行量曾达到70万份,一度被业界誉为“高品质市民报”。
年,北京报刊亭再无《北京晨报》《法制晚报》《京华时报》。《北京晨报》创刊于年7月20日,是北京第一张都市早报和第一份彩色日报。《法制晚报》曾是北京发行量排前三的报纸,影响力辐射全国……据《中国传媒风云(—)》不完全统计,从年1月1日到年1月31日,短短两年内,国内已有69家报纸停刊休刊。
《三晋都市报》年发布休刊公告。头版截图
令人唏嘘的是,纸媒们依依不舍的告别中总包含着“重逢”的承诺。年12月31日,贵州《遵义晚报》刊文:《别了!是为了更好重逢……》宣布停止发行纸质版;年12月30日,《城市画报》以“爱你,再会”发文宣布休刊;年5月8日,《东南快报》休刊公告文末落笔“期待下一个路口,与您重逢”……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休刊”与“停刊”看似一字之差,但更像是新闻人苦苦保留的一份希望。
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年颁布的《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称:“报纸休刊超过日仍不能正常出版的,由新闻出版总署撤销《报纸出版许可证》,并由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注销登记。”因此,除《东南快报》外,上述所有声明“休刊”的报刊都已默认永久停刊。
《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截图
辗转《华夏时报》《北京晨报》《北京日报》三家纸媒,如今从事保险推销工作的周悦(化名)对行业变迁深有感触:“我年从事新闻工作,一直在一线坚持了16年,在年的5月份辞职离开。”
“《京华时报》《北京晨报》《法制晚报》《北京娱乐信报》,北京的和外地的加在一起,我印象中停刊的至少得有十多家了。”周悦见证了纸媒的辉煌与落寞:“我在《北京晨报》待得时间最久。年晨报休刊,和新京报合并,我们要么选择去新京报,要么可以拿一笔赔偿离开。我属于少数派,去了北京日报。”
作为周悦的前同事,记者安吉(化名)被分派到了新京报。她回忆,在这场变迁的洪流中,曾经的老牌纸媒们处境尴尬:“当时北京市有6家知名纸媒,北京晨报跟新京报合并了,法制晚报跟北京青年报合并了,北京日报跟北京晚报的采编体系合并了。”
“发行量不如以前,影响力也大不如前。挺唏嘘的,但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纸媒的明天在哪里?
《东南快报》的休刊公告发布在了微博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qz/16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