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闭关锁国,中国对外国人充满敌视,外国人对中国也印象很不好。
在西方报纸中,慈禧形象一直是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的毒妇人。
这主要是政治立场和战争导致的舆论妖魔化。
美国报纸上描绘的慈禧形象
慈禧用义和团杀洋人,力度空前,曾多次下谕旨,要求血战洋人。
年,八国联军攻入京城后,要求占领大沽炮台,皇太后交权,归政皇帝,废除大阿哥。
慈禧闻听暴跳如雷。垂帘听政近40年了,没有人敢质疑她的权力,现在外国人胆敢公然要求自己归政皇帝,“是可忍孰不可忍!”慈禧怒气冲天,厉声骂道,“外国人无礼至极,我誓将他们赶尽杀绝!”
然而,真枪真炮面前,义和团的不死神话很快破灭。慈禧为她的迷信付出举国代价。年9月,《辛丑条约》把晚清变成外国殖民地。
斩杀义和团首领后,慈禧妥协赔款、丧权辱国,换来短暂安宁。外国人恢复使馆,慈禧与外国公使们又开始了和谐相处。
慈禧大头照
年,美国公使夫人苏珊·康格来到中国后,见到了慈禧,深为她的“慈眉善目”、“尊贵有礼”、“干练智慧”的形象震惊。
这几个词我们现在看来依然震惊,不是小编瞎掰,当时外国公使们对慈禧的评价不是一个人这样说。
她看到的慈禧与在美国报纸上的完全不同,发现报纸上的漫画和报道不实,原来都是对中国恶意丑化,肆意歪曲!
这个美国女权主义者为慈禧深感不平。而在京城看到的外国人对中国为所欲为的傲慢,也令她反感。洋夫人内心,一股凛然正义油然而生:她要为慈禧正名。
“好几个月以来,我对报上那些有关皇太后陛下可怕的、不公平的漫画一直很气愤。”她在寄给美国的家书中说,她想请美国人来给慈禧画像,把画送到美国博览会上展出,“希望让全世界看到她较为真实的形象。”
她向皇帝和慈禧请示此事。
但慈禧推辞了。
慈禧接见外国公使的夫人
慈禧以她多年和洋人打交道的经历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此事花钱赔人情不说,万一出了什么不可控的幺蛾子,岂不是自找麻烦?
再说了,自己都快七十的人了,画个老太婆出来,惊艳了还好,万一丑化了,两边都不好看。
但这个美国夫人多次诚恳央告,其动机和理由听起来也并非不纯。慈禧和贴心太监李莲英商量后,就勉强应允了。
年夏,美国女画师凯瑟琳·卡尔被康格夫人邀请来到美国驻中国大使馆。
8月5日,她被仪仗队迎到颐和园。上午10时,她在御座殿堂见到了慈禧。
凯瑟琳·卡尔
初次见面,她和康格夫人一样,深为慈禧的形象意外和震惊,评价慈禧是“一位娇小可爱的贵妇人”
“我难以将眼前这个慈眉善目、面貌那么年轻、笑容那么有魁力的贵妇人,与年以来全世界都议论的残酷而又无情的暴君、令人感到棘手的老太后联系起来。”卡尔在书中回忆道。
怀着崇拜之情,激动的美国女画家开始动笔作画。而慈禧也十分谨慎礼貌地招待她。原本慈禧打算应付一两次就想打发她走人,但两人交流越来越信任,遂让卡尔住在了皇宫。
宫中的卡尔
这一住,就是9个月。
期间,卡尔不仅画了慈禧,还画了皇帝和太监等。成为在中国皇宫时间最长的外国人。卡尔音译过来是柯,她被尊称为“柯姑娘”。
柯姑娘的作品
柯姑娘的油画完成后,年4月被慈禧送往大洋彼岸的圣路易斯博览会。
本来嘛,博览会是展出实物样品、推介国家经济文化特色的,但慈禧巨幅画像随着中国的监狱刑具、民间草房、城隍庙财神爷模型等一同参展了,实在有点不伦不类。
柯姑娘的作品
但也达到了美国夫人的目的,慈禧巨幅画像惊艳美国人,让西方公民看到了大清帝国的真实统治者:原是一个娇小端庄、慈眉善目、漂亮高贵的小女人!
飞春读传∣一个专注历史名人传记的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qz/13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