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期期刊专栏转载改革开放40

发布时间:2021-7-5 10:10:27   点击数:

期刊专栏导读:

作为一个学科,中国电影美术自年创办以来铸造了辉煌的成就,但至少在学术界,数十载的发展也遗留了长期问题。以下全是个人妄想。

1,完整、系统、现代的创作理论中的基础理论部分没有建立。电影美术人表述因此被文学语言占据,大量华丽辞藻的比喻和成语,本质对电影美术表述毫无意义,任何学术场所的出现也是暴露学科专业性发展的不足。

2,90年代末,韩尚义、秦威等大师的去世本应代表了“个人权威型”电影美术研究的终结,科研机构应该借新世纪中国学科正规化建立的东风,实行“个人权威”和“创作理论”双轨建设,但目前依旧是“个人权威型”研究占据绝对优势。大师会留下个人足迹,但学科该怎么发展?

3,院校教学意义模糊。部分学府的专业技能教学的和培训机构学到的一样甚至还不如后者(广告位招租),高等学府的存在更像一个组织者——帮助筛选并聚集了一帮业内一线工作者和高考美术生。但美术人是认可院校学习经历还是认可制作实践经历呢?如果早早的进组比进学院学习有意义,那么院校对学生的意义是什么?

4,学界产品对业界没有吸引力。中国电影美术学界产出最多最典型的是单个项目采访类或自述型创作心得,和工业网(工业网打钱!)组织的各类讲座和分享会本质上没有区别,完全没有产出工业光魔和迪士尼研发工作室推进生产力的软硬件产品。

5,学界缺乏对世界电影美术发展趋势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qz/13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