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上半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整理语

发布时间:2021-5-10 14:29:22   点击数: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本文转载于:语言学心得

★★★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语言学类

第一、二季度

★★★

H1

《语言文字学》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人大复印:年01期

“高宗谅阴”的“隐度”文化及古代“温仁”

作者:黄易青

原文出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56~66

《龙龛手镜》引《玉篇》考

作者:王正

原文出处:《漢語史研究集刊》(成都),.第26輯.~

乾嘉之学的理论发明(一)

作者:冯胜利

原文出处:《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京),.第23辑.2~23

从上古汉语一批代词形式的消失看汉语量化表达的变化

作者:董秀芳

原文出处:《当代语言学》(京),.4.~

从出土汉代书信看汉代人的礼节用语与生活关切

作者:王贵元

原文出处:《学术研究》(广州),.8.~

显赫度的评估标准初探

作者:牛彬

原文出处:《当代语言学》(京),.4.~

机器翻译伦理的挑战与导向

作者:任文

原文出处:《上海翻译》(沪),.5.46~52

汉语动结式在语言类型上的两面性

作者:石村广

原文出处:《世界汉语教学》(京),.4.~

现代汉语名词性结构省略的句法语义限制条件研究

作者:张天伟

原文出处:《外语教学与研究》(京),.6.~

甲骨文两段式命辞对贞句的组合形式及语义指向

作者:喻遂生

原文出处:《汉字汉语研究》(郑州),.3.3~17

论先秦古籍翻译中文本与传注译文内容同质化的问题

作者:王晓农

原文出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3.98~

论复辅音说的认识问题

作者:丁启阵

原文出处:《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京),.第23辑.71~81

人大复印:年02期

体标记“着”语法化的重新审视

作者:彭睿

原文出处:《语言科学》(徐州),.3.~

出土文献{树}的用字差异与断代价值论考

作者:何余华

原文出处:《汉字汉语研究》(郑州),.3.~

功用义对关系小句结构类型和解读倾向的影响

作者:寇鑫

原文出处:《中国语言》(京),.6.~

发声态研究的相关问题与VoiceSauce的使用

作者:凌锋

原文出处:《中国语言》(京),.6.~

将来时不同语义层次的互动研究

作者:张希

原文出处:《语文研究》(太原),.4.32~37

异形同义词“蝦蟆”和“蛤蟆”

作者:孙玉文

原文出处:《语文研究》(太原),.4.1~12

新中国外语教育规划70年:范式变迁与战略转型

作者:沈骑

原文出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乌鲁木齐),.5.68~77

格(形态)序列的构建与解读

作者:鲁方昕

原文出处:《外语教学与研究》(京),.6.~

汉语叙述体篇内句的特点及其二语习得研究

作者:何清强

原文出处:《语言教学与研究》(京),.6.1~11

省略结构的等同条件与允准机制

作者:周永

原文出处:《外语教学》(西安),.6.32~37

语气词句式及其系统初探

作者:王珏

原文出处:《汉语学报》(武汉),.4.25~39

读《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一册(征求意见本)札记

作者:周志锋

原文出处:《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6.37~43

音韵学话语体系的建构

作者:鲁国尧

原文出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长春),.6.48~58

人大复印:年03期

亲属关系推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作者:卢达威

原文出处:《中国社会科学》(京),.11.25~43

关于《苍颉篇》第一章的复原

作者:张传官

原文出处:《中国语文》(京),.5.~

再论核心义在复音词研究中的价值

作者:王云路

原文出处:《汉字汉语研究》(郑州),.3.31~39

宇内孤本《永乐大典韵总歌括》名实关系考论

作者:丁治民

原文出处:《辞书研究》(沪),.5.86~99

异体字分类问题再探讨

作者:吴繼剛

原文出处:《漢語史研究集刊》(成都),.26.~

时制范畴与英汉间的语法差异

作者:熊仲儒

原文出处:《外语教学与研究》(京),.6.~

表示心理安慰的“有NP呢”构式

作者:唐贤清

原文出处:《语言科学》(徐州),.3.~

论汉语方言的语义类型学意义

作者:黄树先

原文出处:《语文研究》(太原),.4.42~47

论言语发音与感知的互动机制

作者:陈忠敏

原文出处:《外国语》(沪),.6.2~17

语体何以作为语法

作者:施春宏

原文出处:《当代修辞学》(沪),.6.1~20

语用推理语义化与古汉语中一类形容词的产生

作者:宋亚云

原文出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6.~

语言接触视域下晋方言语音的几点变化

作者:乔全生

原文出处:《汉语学报》(武汉),.4.2~8

语言文字标准文本的编写规则及问题研究

作者:王翠叶

原文出处:《语言文字应用》(京),.4.63~72

人大复印:年04期

1.“贰”“忒”同形及其影响考论

作者:赵培

2.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作者:林佳庆

3.中日同形词听觉加工机制研究

作者:费晓东

4.出土战国文献中的虚词“唯(隹)”

作者:刘春萍

5.名量复合词的构式形态研究

作者:梁如娥

6.唐宋禅宗语录中“只这(个)是”类强调式判断句析论

作者:卢烈红

7.国家语言能力:性质、构成和任务

作者:苏金智

8.当代语言类型学的视角转换:从形态、功能到库藏

作者:成军

9.截省句中谓词性空位成分的特点与性质

作者:张昀

10.新兴“VVV”类夸张叠用式探析

作者:谢晓明

11.明清时期“来”构成的目的结构研究

作者:张赪

12.构式频率、信息属性和专业类型影响英语填充词-缺位构式的中介语研究

作者:马志刚

13.汉语史研究的异域文献

作者:王平

14.疑问的否定性逆转及其无标记否定

作者:王小穹

15.说“屯”与“毛”

作者:姚道林

人大复印:年05期

1.“互文”和“联语”的当代阐释

作者:沈家煊

2.“因不失其亲”的句法及其他

作者:胡建华

3.国家语言能力的缘起、界定与本质属性

作者:戴曼纯

4.壮语的量词定语标记

作者:覃凤余

5.客家方言名词后缀“子”“崽”的类型及其演变

作者:庄初升

6.批评话语分析:批评与进展

作者:郭松

7.汉外辞书中的汉语俗字例释

作者:刘亚辉

8.汉语会话中的分类行为及相关理论意义和语言教学应用

作者:陶红印

9.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作者:(加)高岛谦一

10.空代词和显性代词在语篇回指中的分工机制研究

作者:王倩

11.类型学问卷在语言学田野调查中的价值和局限

作者:李昱

12.语言学和分子人类学视野下日语的起源与日本人群的混合历史

作者:孙娜

人大复印:年06期

1.汉语动补结构后缀“了”的句法属性及其脑机制

作者:封世文、杨亦鸣

2.从量词看“NP的VP"结构的本质

作者:叶狂

3.手语音节与语素结构的类型学考察

作者:赵永刚、王晓霞

4.关于古代汉语大型辞书中“因误成词”词条的处理

作者:董志翘

5.《诗》韵四声分押与古四声系统

作者:胡佳佳、黄易青

6.共时音变路径的实证分析——一项吴语声调变异的社会语音学研究

作者:张璟玮

7.从“喻三归匣”到“匣喻合流”——汉语方言匣母字今读零声母的演变

作者:夏俐萍

8.非典型疑问词的句法层级和语用效应一一从比较语法看客家话的“么个”

作者:钟叡逸、蔡维天

9.现代闽台闽南方言音韵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作者:马重奇

10.西周金文异构字的特征及其对战国文字的影响

作者:陶曲勇

11.作格系统的运作机制与语篇功能

作者:苗兴伟、梁海英

信息来源: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欢迎加入

“语言学考博交流群”“语言学心得保研交流群”“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群已满员请添加“心得小助手”

小编:心得君

审核:心得君

今日责编/一场游戏一场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pp/135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