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展厅吴放的书画是有形的诗文旅中国

发布时间:2025/3/16 10:12:45   点击数:
只看白癜风的医生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1/
解哥,原名吴解放,笔名吴放。前几天,几位好朋友一起聊天聊到了解哥,他们都有一个疑问,解哥画了那么多好画,怎么从未听他说办个个展呢?对于吴放来说办画展是件麻烦事儿:作品装裱、找场地,出画册,还需要找位艺术评论家写前言等等,这些他觉得很麻烦。我知道,其实这不是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他总觉得自己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他是一个对作品要求严格的人,因此迟迟未办个展。以吴解放的谦虚,你想让他自己行动,那是很难的一件事儿。多年来,他奉行着“抱朴守一”的生活态度,不办画展,不炒作,几十年潜心练习,在咸宁地区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就是解哥!20世纪60年代中期,吴放从嘉鱼老家一个湾子考上乡村小学的民办老师后,又选拔到公社做电影放映员;60年代末,他考入县文工团,是唯一的舞台美术设计人员,设计制作、绘景、幻灯片都由他一人完成。当时学样板戏的要求非常严格,上级要求不得把样板戏学走样,在这种严格的要求下,他锻炼了真本领。舞台布景天幕都是大幅画面,占据整个舞台的长度和高度,气势宏伟;布景用水粉颜料,幻灯片用透明水色绘制,电影海报用油画或水粉绘制;样板戏还需要放字幕,为了写好字幕上的字又逼着自己学书法,工作就这样不停地推着他学习色彩和书法。80年代初,文工团改革,他全票当选为团长,后因工作需要,先后调县电影院负责做宣传员、任电影院经理、文化馆任馆长兼美术辅导。因为群众文化工作需要,文化馆办各种培训班,师资缺他就自己上,边上课边修炼国画和书法,后来又进入由省教育厅师训处举办的湖北美术学院卫电师资班,系统学习了二年。在这些过程中,除了有贵人相助外,每一步他都是全凭自学进步的。这几年,他在艺术上有了显著的提高。吴放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和组织上的肯定。90年代初,吴解放先后担任了县文化局局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在担任这些职务期间,他仍然始终如一地坚持书画学习,笔耕不辍。我算是在解哥家住着长大的,嫂子和解哥一直对我都很好。记得小时候解哥教我写毛笔字和画画时的情景,他讲吴冠中不让自己孩子学画画的故事,吴冠中说:“这条路很难走,需要艺术天分和苦难的经历,艺术更不是画图这么简单。”现在想想,画画的确是一门苦差事。解哥让我从小就知道了书法讲究提款,需要盖上印章。他在木框上夲白棉布画山水,我也夲过好多框框,在我印象中,还有他用过的文房四宝,和雕着图案的老砚台。在他工作过的办公室和自己住的房间里,书是最多的,走到哪都可以随手捡起一本翻阅,每晚上床他都会坚持浏览各类书籍。现在我才懂得书越散乱,主人越是用功,乱中有一种上进和求知的快乐。每到春节前几天,家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他把大的桌子搬到屋正中,我帮着把毛笔纸砚摆好,时不时就会有朋友来找解哥求字画,有的求个福字,有的求个福画,那时他也写对联,福字倒着贴,很是让我叹服。他还有一个厨艺绝招,那就是每年春节做鱼圆,有炸鱼圆、蒸鱼圆(簰洲圆),真是做得很不错!春节做的菜中有几道菜是照着书上菜谱学着做的,什么名字我记不清了,当时只知道做得好吃,现在才知道,那是大厨才有的手艺。我还记得小时候,他经常带着我在剧场反面看电影的情景;最有意思的是每年的夏天,到了中午我们各自拿着凉席子到剧场找通风凉快的地方铺着地下睡,在那个年代,这些可是属于一种待遇哦,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的,心里感觉美滋滋的。还有,每年春节他都会购买水仙花,到如今,我仍受着他的影响,喜欢着水仙花呢。解哥不仅热爱艺术还非常热爱生活!在我的记忆中,省里老一辈书画家与吴放的交往是很多的,冯今松、周韶华、鲁慕迅、曹立奄、陈义经、金伯兴等艺术家在他这写生过多次,五十年代左右的这批老艺术家对他都有很深的印象。他与省里这些大家交往,更是虚心向大家们学习。我佩服的不是他的职位,而是他的学养与做人的本份,更让我佩服的是,他酷爱书画艺术,从艺之路不但没有走入死胡同,而且越画越轻松。他把传统笔墨为基础,以现代艺术构成为辅助,把西方绘画的用色规律应用到自己的画面中,常见的以墨代色,有的焦墨、浓墨,有的淡墨,特别是近几年创作的一批鄂南水乡系列作品,给观赏者有光感、色感和空间感。他对于构图也有不同的想法,让画面体现出形式美。吴放一直对古代南派山水画鼻祖董源心存敬畏!特别倾慕他那“文雅柔润,平淡天真,漂渺轻逸”的画风。平时他更重视画外修意,将书法和绘画作为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书与画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准则是一样的。他也从未放松过对中国画的气韵与笔意的练习,不停歇地追求自己的艺术意境。明·志契《绘事微言》中说:“宋元人画,愈玩愈佳,迄今人遂不及宋元哉?正以宋元虽解衣盘礴,任意挥洒为之,然下笔一笔不苟。若今人多以画糊口,朝写既欲暮完,虽规格似之,然而蕴籍非矣。既或丘壑过之,然而丰韵非矣。又常见有为俗子,而率意应酬者,哪得有好笔法出来,始信十日一水,五日一石,良有以也。”我现在特别羡慕解哥,他终于有时间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了,只有这样才能画出好画来。他现在主要以自己熟悉的鄂南水乡景色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吴放画画更多的是追求艺术表现的自由,追求一种精神领域中的“物”“象”“情”的存在,泼墨优雅又抒情,让画面充满着诗意和情趣,洋溢着艺术家对于自然、生命和生活的深情。一个画家的作品是什么面貌,取决于作者自身的知识结构,特殊的艺术气质。吴放的中国画从之前描写客观对象转向表现、透露自己的心境,把自己的感情、所思、所想倾诉于画面中,这是他这个阶段的方向性转变。他的作品“秋韵”与之前的山水作品有很大区别,特别是在传统笔意和观念上。这也是吴放在他的中国山水画学习中,始终把山水画传统笔墨与现代审美的融合作为自已的实践和追求,在这幅作品中体现得非常明显。他的山水画,由之前临古人的山水为多见,现在转变为自己的语言,画的是身边景色,画面更显得有生活气息了。画画的笔意也不完全是用中国画的传统水墨来呈现,特别是这幅画表现的山体轮廓、明暗、山体质感,是用线条的精神体现,而不是很清晰地用墨表现,再用西画的方式在画面中表现色彩的明亮。“秋韵”他是运用不同笔法和染色来体现不同性质的墨线,笔法成熟老练,随心!随性!“梦里牛绳猶在握”这幅画,画面大面积留白,给欣赏者很大的想象空间,画中的几条牛是作者小时候的记忆。整个画面看起来简约却不简单,尤其是作品中的题款,字有大有小与画面融为一体,形成整体章法,当代意识感特别强,整个画面组合很完美。书法落款在画面中调节章法的均衡和疏理画面的气韵起到很好的作用,让人看上去轻松和舒适!“小堤春烟”主要画的是水乡的意境,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美称,而艺术家又是在咸宁嘉鱼西凉湖和向阳湖旁边长大,他对湖旁边的山秀水奇、小溪、小河、堤坎、垂柳依依如画的景色极为熟悉。画面是春天的湖,安静的湖,用那淡淡的青色给人传递春的信息,平湖的水面像是一面镜子,湖中的堤坎上的几根杂树与水中的倒影显得那么和谐,鸟儿与湖水、天空浑然一体。画中的树与传统中国画的树显然不同,虽然笔意有传统中国画的用笔方法,但画中树就是生活中所见到的树,树与水中的树都有着生命的气息,描绘出作者内心的幽静和江南的别致......他的画既有古意,又有新意,满含着解哥对家乡赞美的情意。吴放的书法基本功很扎实,画中的提款,有时甚至比绘画本身更直接地体现中国文化精髓,知道他的人都晓得他做到了古人所讲的书画同源的境界。他很多作品中的提款,在书法形式上开拓了新的境界,把传统的提款精华坚持发扬下去。经过他提款后的作品,看起来画面感更强,看上去有一种新的样式,他重视“书画结合”,做到了书法与绘画相匹配的很高水准。他那自然状态下的书画,就是有形的诗。拥广阔的心灵尺度,付之以辛劳,是艺术家成功的必要路径,只有书画同源的功力,才能使中国画家最终走向辉煌,这一点在吴放身上体现得很明显。孔子曰:“其人无文,其行不远。”愿吴放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本文作者吴万林)关于艺术家:吴放,O年5月20日生,湖北嘉鱼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多次在《书法报》《中国画》《今日湖北》《湖北日报》《武汉晚报》《长江日报》《文化报》《海南绿报》《台湾联合报》《中国语文》《幸福》等十多家报刊上发表。中国画《水乡情》(组画)入选湖北省走向二十一世纪美术作品展并获唯一金奖。出版专辑《世纪风书画家作品集-吴放作品》。先后在海南、深圳、武汉和中国台湾等多地举办个展,多次参加中日美术作品交流展览。多幅作品被湖北省档案馆、湖北省文物商店等美术机构、收藏爱好者收藏。责编:筱筱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nr/171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