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骂狗都不如的男人,今天感动中国

发布时间:2025/1/1 11:34:19   点击数:
你有多久,没有看到如此传奇的逆袭?镜头下,陆鸿谈起一段回忆。有人曾当着母亲的面,指着他的鼻子骂:“你看看你儿子这幅样子,他能干什么?”“我养一条狗,都比养他来得好,他连狗都不如。”时隔多年,陆鸿还能回想起当时的感受。他说那是夏天,可他“第一次感觉到夏天这么冷”,被冻得直发抖。数十年过去,那个喷着唾沫、嘲笑陆鸿身体缺陷的人,或许怎么也无法想到——他口中“连狗都不如”的“废物”,会成为年入千万的老板,并在不久前站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的红毯。今天,陆鸿的经历让无数人热泪盈眶。但这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励志故事,每个人都能从其中看见部分自己。“没救的脑瘫”站在四十年余后的今天往回看,一切被骂“连狗都不如”的起点,都来自于陆鸿的一场病。那时他还未满一岁,连续多日高烧不退,被确诊为由菌痢引起的中毒性脑炎。当时医生断定这孩子没救了,但母亲盛文娟不相信。她不想就这样算了,她要再试试,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在她的坚持下,医生努力治好了陆鸿。可在许多人眼里,已经痊愈的陆鸿跟“没救了”也没啥区别。因为他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小脑神经受损。这种后遗症更广为人知的一个名字,是“脑瘫患者”。对于遭受类似不幸的人,最常见的一句安慰的话,是“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但对小时候的陆鸿而言,这是一句不能再瞎的瞎话,谎到不能再谎的谎言。因为他所经历的,是上帝不停为他关上一扇又一扇门,并焊死一扇又一扇窗。到了会说话的年龄,陆鸿口齿不够流畅,说话不利索;到了会走路的年龄,陆鸿走起来仍然跌跌撞撞,经常摔倒;到了会吃饭的年龄,陆鸿不能准确地把饭放进嘴里,需要人去喂;到了跟小伙伴一起玩的年龄,陆鸿跟不上他们欢快的脚步……“唉”。“没救了。”“要不你们再生一个吧?”年轻时的盛文娟,以及年幼的陆鸿,没少听到类似的话。它们有的来自医生的判决,有的来自小心翼翼去劝慰盛文娟的亲朋,更多则是来自路人看到陆鸿“惨状”后的唉声叹气。每逢此刻,盛文娟都会坚定地说:“我要把全部的母爱都给他,不能分割。”比话语更坚定的,是盛文娟的行为。为了让儿子讲出一句完整的话语,盛文娟不厌其烦地教他发音。让他一个字崩一个字地说出口,再连成句。为了让儿子能够写字,盛文娟握着他的手,一笔一划,一撇一捺地教他练习。一切辛苦付出,只为了让陆鸿能够跟上常人的脚步,让他长大以后能够融入学校和社会。但这何其艰难?同学口中的“傻子”失败,往往来自于外部。最浅显的一个事实是:母亲可以待他如此,可别人呢?由于行动不便、吐字不清,很少有同学肯跟陆鸿一起玩。还有不少调皮的同学,会故作姿态地学陆鸿走路,理直气壮地叫他“傻子”。小孩子年幼不明事理,大人们也总是对他指指点点、窃窃私语。仿佛他家的宝贝孩子跟陆鸿一起玩,就会被传染上脑瘫。每逢体育课,别的同学都在操场上快乐地玩、快乐地跑。外面的太阳很大,只是那光,不能透过窗户照到陆鸿身上。他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教室里,望着窗外的世界发呆。因为老师从不允许陆鸿去上体育课。我们很难说,这是老师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还是出于职业道德和同理心,给予陆鸿的一种保护。上体育课孤单,其它时候陆鸿也并不好过。由于手指功能受损,陆鸿写字的速度很慢,往往来不及在规定时间内答完考试题。学得慢,写得慢,只能付出比其他同学多得多的努力,多得多的时间。最终,陆鸿顺利读完了初中课程,并成功考入了一家包分配工作的中专。这份学历,对70年代末出生的人而言,并不算差,当时考中专甚至是一种流行。比起读高中和大学需要耗费的七年,中专生可以早几年就业,早几年获得收入,减轻家庭的压力。看到这里时,我曾为陆鸿长舒一口气,为他感到高兴。他的生活,总算走上了正轨。但不幸二字,仍然与陆鸿如影随形。在毕业后,全班五十多位同学都被企业接收。唯独陆鸿,由于残疾人的身份被拒之门外。很明显,用人单位的理由是:他不行。遭受打击后,陆鸿把“自强不息”的标语挂在家中勉励自己。这家不行,就换另一家。陆鸿不知道在多少家单位尝试过多少次,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甚至还遭遇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被人当着母亲的面,大骂“连狗都不如”。就业多次受阻,人格屡遭歧视,让陆鸿陷入了心灵上的至暗时刻。“我埋怨天,埋怨地,连我妈妈我都埋怨,为什么要生我下来呢?”艰难就业就在陆鸿一蹶不振时,他父亲的病情也愈发严重。父亲想把钱留下来给陆鸿,但母亲盛文娟却不同意。她说这钱还是要给你治病,儿子是残疾人,你才是家里的顶梁柱,你不能倒。“顶梁柱”这三个字,深深地刺痛了陆鸿。他想到父母多年来对自己的付出,觉得很心酸。他要再拼一把,像父亲那样成为男子汉,成为家里的顶梁柱。没有本钱,没有手艺,单位也不收。他选择从最基础的学徒工做起,去一个亲戚的小厂子里“敲白铁皮”。这是流行于上世纪乡镇农村的一份传统手艺。因为“白铁”这种镀锌铁,价格便宜不说,还拥有不易生锈的特点。所以,当一个家庭需要水桶、水勺、喷水壶、铁皮箱等各种家用器具时,往往需要有人来“敲白铁皮”。由于厂子离家远,陆鸿每天上下班需要往返五十公里。为了保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在不知摔了多少次后,陆鸿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通勤问题解决了,工作内容也是个老大难。由于肢体不灵活,陆鸿的手指没少被各种工具敲出血。渐渐地,肯下苦功夫的陆鸿练出了一手好手艺,他可以出师了。这之后,陆鸿回到了家乡。先是在一家月饼厂包月饼,等攒了点钱,他干脆尝试着自己“创业”。他跟母亲一起借钱,弄了个敲白铁皮的小门面。但命运再次给陆鸿开了个玩笑。白铁皮制作的器具,在市场上早不吃香了。取而代之的,是物美价廉的塑料桶与造型精美的瓷碗。它们制作快、成本低,还有一整套工业化流程。你把十根手指全都敲破了,也比不过人家。陆鸿才刚出师,就被迫失业了。父亲也因为病重,撒手离开了人世。为了赚钱,也为了更好地陪着陆鸿,母亲会利用这间门面,卖卖早点。陆鸿则在空闲时间烧锅炉,做开水房。之后,他感觉自己还能干,又开电话亭,开简易的报刊亭。他卖报纸、杂志,以及彼时大热的碟片……他几乎尝试了自己所有能干的工作。每一份都尽心尽力,起早贪黑,可收入依然微薄。后来,不管对面的记者是来自《感动中国》,还是CCTV-17,陆鸿都会强调一句话是:我不愿意当家里的累赘。不当累赘,是陆鸿那些年里最大的梦想。可现实总是与梦想相违背。门被锁上,窗被关上。前途光明他看不见,道路曲折他走不完。陆鸿人生的下一站,该去哪?答案,在风中飘荡。逆袭之路许是上天听到了陆鸿的呼唤,决定让他的事业出现转机。陆鸿清楚记得,那台电脑是母亲花元买来的二手货,初衷是想为他锻炼脑力。但机缘巧合之下,陆鸿在网上结识了一位央视的电视制作后期特效主编,对方交给了他一些后期制作的知识。凭借着浓厚的兴趣和持续的学习,陆鸿接触到了电子模板。随着电商行业兴起,陆鸿敏锐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大胆地在网上开了一家模板店。物美、价廉,服务态度又好,让陆鸿的网店销量很不错。很快,他事业就出现了第二次也是更大的转机。一位家在苏州的老教授,找陆鸿来制作电子相册,纪念他和妻子五十年金婚。陆鸿看老教授行动不便,又跑那么远的路来,说什么也不肯收钱。一来二去,两人处成了朋友。有次,他问陆鸿有什么梦想,陆鸿说他想开一家“影楼”。巧了,老教授正是苏州老年大学的摄影培训师,提出可以免费教他摄影。投我之木瓜,报之以琼瑶。陆鸿跟着这位老教授,学起了摄影。如何开机?什么是快门?怎么变焦?肯吃苦又肯下功夫钻研的陆鸿,很快学好了技术,开了一家名为“天使乐园”的照相馆。但来店里的顾客们,一看陆鸿是个脑瘫,十个有九个都会转身离去。因为陆鸿拍照时,不自觉地手抖。身体原因克服不了,那就苦练技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陆鸿,付出了不知多少汗水,终于练好了一手PS(修图)绝活。他可以把自己的头用PS给掰正,让所有不协调的肢体都可以看起来与常人无疑。“绝活”够硬,再加上陆鸿承诺“不满意就免费”,照相馆生意慢慢好了起来。名号打响之后,回头客多且不提,连上海、杭州的顾客都会慕名而来,只为找陆鸿拍一张好看的证件照。时间长了,不少顾客问他:店里怎么只有照片没有相册呢?受到启发的陆鸿,马上开发了影集相册,并同步在网店上售卖。越发红火的生意,让过了而立之年的陆鸿,第一次体会到收入稳定的快乐。但陆鸿没有选择止步于此。想到自己的过往,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脑瘫厂长”他要招人,而且要招残疾人。淋过雨的人,总想为别人撑把伞。他的生活是稳定了,但那些像自己一样的残疾人,会不会正像十年前的自己一般,在泥潭中挣扎呢?于是,陆鸿说干就干。他办起了家庭小作坊,并趁着电商崛起的东风,一再扩大事业版图。看着儿子如此劳累,心疼的盛文娟曾经劝过多次。但陆鸿回答说:“我知道残疾人找工作不容易,现在我有能力了,我要尽量帮助残疾人。能帮一个是一个啊!”为了赚更多钱,给家人赢得更好的生活,也为了给更多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等到年,他干脆直接关闭了照相馆,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影集相册加工厂。年,在苏州吴江区残联的帮助下,陆鸿还将工厂迁入了占地更大的园区。恐怕谁都没想到,陆鸿能从当年籍籍无名的一位学徒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厂长。他所经营的相册品种,从最初的几个、十几个,上升至目前的一千余个。营业额在疫情期间也不降反增,年营收最高时逼近万元。如今,陆鸿的工厂有42位员工,其中有24位都是残疾人。当记者问起陆鸿为什么工厂里招了这么多残疾人,陆鸿的目光很是坚定。他为残疾人只被允许做一些扫地的工作感到不平。他们明明也有闪光点,有着更大的可能。而陆鸿要做的,就是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因为有过亲身经历的他深切地知道,一个残疾人是如何“更想发光,更想发热”。这一番声名鹊起之后,有媒体称呼陆鸿为“脑瘫厂长”.也有人想到《阿甘正传》,叫他“中国阿甘”。的确,陆鸿和阿甘是那么相像。他们一样腿脚不利索,一样口齿不清晰。但我想,他跟阿甘更像的点,并不在这些。而在于他们一样拥有一位爱他的母亲,能在幼小时守护着他们,在生活的道路上一路前行。在于他们即使饱受困苦,也坚信我命由我不由天。在于他们有能力之后,能将吃过的苦与得过的爱,全变成更多善意,传递给身边的人。在工厂,有许许多多员工被陆鸿身上的精神所感染。比如厂里的王牌客服刘子龙,跟陆鸿一样是脑瘫患者。但经过学习,用左手打字的他“打得像飞起来”一样。比如这位大姐,提起来这份工作,就会绽放甜甜的笑容。比如这位小哥,想像陆鸿一样做老板,帮助更多的人就业。看到他们的笑容,你或许已经能想到,这“目标”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切切的目标。这些年,陆陆续续已经有50多位残疾人,靠在陆鸿这学到的技术、拿到的薪资,出去“另立门户”。海明威说:“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屡战屡败,但又屡败屡战的陆鸿,无疑已经活成了桑地亚哥般的人物。回顾陆鸿的前半生,一切就如《感动中国》给他的颁奖辞:“有人一生迟疑,从不行动;而你从不抱怨,只想扼住命运的喉咙。能吃苦,肯奋斗,有担当,似一叶扁舟在激湍中逆流而上,如一株小树在万木前迎来春光。在阴霾中,你的笑容给我们带来力量。”点个“在看”,愿笑容常在,感动常在。愿更多人,能够迎来春光。参考资料: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会赚钱的“中国阿甘”》正观冬呱视频3、《逆风飞扬》央视农业农村频道4、年6月“中国好人榜”陆鸿江苏文明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nr/168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