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7/29 12:52:48 点击数: 次
有一次遇到了一位熟人,他现在做了一家市文联办的文学刊物的主编。因为有好多年没见面,寒暄了一阵子后,他就郑重地提出,给他们的文学杂志写点稿子。我马马虎虎地点了头,却一直没有当一件重要的事对待。转眼过去了好几年,人家并没有再来催促,我也就一直没有给他们投稿。我不知道别人现如今是如何对待这一类刊物的约稿的,我发现自己的内心,实实在在地是对这样的投稿失去了热情。想一想自己以前曾经年复一年地跟报刊杂志打交道,向这些刊物投稿,然后被采用发表,那是非常快乐的事情。尽管耗费心血而报酬不高,但因为心里喜欢,就心甘情愿去做。我想不起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发生这样变化的,自己曾经那样看重的投稿,如今怎么会完全失去了吸引力呢?要说原因,可能就是网络和自媒体的直接作用吧。我常常这样扪心自问,我为什么要不停地写文章呢?最直接的动力是什么呢?除掉那些文化人自恋式的陈词滥调,其实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写给别人看呗!我想起小时候在学校读书时,老师把我的作文在全班同学面前念一遍,就让我的写作获得了巨大的快乐。如果还拿到别的班级去念,那简直就更是神气得不得了的事了。因为那样一来,我的文章的受众,又增加了好几倍哪!所以,我向来是把有读者读自己写的文章,当成是自己写作的目的,就好比我说话总是有对象的,是说给别人听,不能跟空气说话。或者说,我就像一个演员,要是没有了观众,你还演什么演?难道一个演员,可以只演给自己看,然后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吗?现在一大批纸质的纯文学刊物,其实就面临这样的尴尬:一些省市文联办的刊物,印数之低,完全是超出人们想象的。你如果问他们每期印数的话,他们告诉你本或者本,你也不能全信。尽管这样的印数,也已经是惨不忍睹了,但肯定不是实情,实际的情况,仅仅印个几百册是常有的事。更令人难堪的是,这些刊物的上的文章,刊登出来以后,有几个人会仔细读一遍呢?我猜测,很多时候,也就是作者和他那个很小的圈子里的几个人能读一读罢了!现在的自媒体平台,一篇文章发布出来,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阅读量,读者对于作品的看法。随时通过与作者直接互动,得到很好的反馈。这样一来,谁还愿意到那种刊物里坐冷板凳受冷遇呢?时代变了,纸质的所谓纯文学刊物,也应当随之变一变了。前些年,有些做惯了传统媒体的人,不是与时俱进,适应变化,反而责怪受众水平低,理解不了“纯文学”,以为自己是“高雅”的,小众的,精英的文化,以为把自己供起来就可以掩饰住这种尴尬,这是自欺欺人。现在,有些以前在纸质报刊厮混了多年的人,也来到自媒体平台,这是好事。可是,我希望他们千万别以“作家”自居,以为这里轻易就可以大展身手了。在自媒体的新天地里,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如果不能适应,谁都难以逃脱被淘汰的命运,坚持不懈地学习,摆正自己的位置,以有经验的人为师,说不定还真能找到一点新的感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nr/16214.html
上一篇文章: 田樱铁皮邮箱的记忆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