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评价体系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1/8/9 14:44:36   点击数:
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210403/8811252.html

潘金洪

南京邮电大学人口研究院教授,《人口与社会》主编。

当前问题与缺陷

目前期刊评价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基于论文与论文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计量方法描述。它能帮助我们查找文献,了解历史,发掘课题;但无法反映论文内容的学术价值。第二种是回归论文的本质与内容。论文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学术价值和学术水平,基于内容的评价依据专家对论文的评判,确实是回归论文内容的评价。

现行的期刊评价系统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部分评价系统并没有包含所有学术类的杂志。如有些系统只考虑种期刊,如果文章没有被这些期刊发表,就进不了评价数据库。

第二,大多评价系统的指标设计没有回到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学术水平,只是反应了一种数据关系。

第三,将形式评价结果与资源配置和利益挂钩,加剧了期刊发展的马太效应。期刊进入评价系统内则稿源、资源都好,没有进入系统就会越办越差,这是对我国期刊资源的一种浪费。

第四,检索工具实际上并不具备对论文和期刊学术质量的评价功能。

现行的评价体系则有以下非常明显的五个缺陷:

第一、影响因子替代学术水平。不同学科的影响因子相差很大,进入核心期刊范围的杂志却根据人为的学科数量设定。

第二、外行专家主观意志替代同行评议。同样是人文社科的专家,研究方向差别很大,但是学术评价机构在选择专家时,并不会精准筛选。

第三、文献形式的计量数据夸大了它的学术评价功能。

第四、学术评价的效度和信度受到质疑。学术评价并没有将所有的学术文章都纳入其中,用文献之间的计量关系去评价学术质量,是没有明确依据的,因此此类评价的信度和效度是值得怀疑的。

第五、形式评价大于内容评价。以形式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会产生很多的弊端:①偏离科研管理鼓励先进的目标;②影响因子的变化与论文的质量并不同步,少数的高转引论文掩盖了大量低水平、低质量文章;③以刊评文,降低了科研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准确性。

期刊评价的完善

学术评价的核心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nr/138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