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股民杨百万去世2万炒到20

发布时间:2025/5/2 11:36:20   点击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突发!“中国第一股民”杨百万去世!曾靠2万本钱炒到万,巅峰时期请警察当保镖,称赚钱“秘籍”就是比别人多留个心眼据多家媒体报道,有“杨百万”“中国第一股民”之称的资深股民杨怀定于年6月13日凌晨去世,享年71岁。“杨百万”原名杨怀定,曾是中国股市的一个传奇——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仓库保管员,变成在股市呼风唤雨的超级大户,甚至因此获得了“中国第一股民”的称号。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早期参与者,实践者和见证者,杨百万在证券市场拥有许多“第一”:第一个从事大宗国库券异地交易的个人;第一个到中国人民银行咨询证券的个人;第一个个人从保安公司聘请保镖;第一个主动到税务部门咨询交税政策;第一个聘请私人律师;第一个与证券公司对簿公堂;也是第一个作为个人投资者被大学聘为教授。年,他还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风云人物”。国库券里赚到第一桶金杨百万真实姓名叫杨怀定,但与他的真名相比,更多人还是愿意把他叫做杨百万。因为早在三十多年前,人们还在纷纷渴望成为万元户的时候,只有初中文化的杨怀定通过证券市场,已经成为百万富翁,也成为股市上的风云人物,他也因此有了“杨百万”、“炒股大王”、“中国股市第一人”甚至是“股神”的美誉。对此,杨怀定曾表示,他是一个幸运儿。“改革开放之初,上海是桥头堡,我感到越来越多的投资机会在自己周围,但当时很多人对此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年4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上海、重庆、深圳等全国7个城市首次放开了国库券转让市场。彼时,杨怀定因故刚从上海铁合金厂辞职,在广泛浏览各类报刊杂志中捕捉到了这条信息。“那天是4月21日,一早我就到西康路的静安证券业务部去了。当天国债交易开盘元,我迅速买进,当时钱不多,全部积蓄两万元钱,全买!等我吃了午饭再去营业部时,已经涨到元了,去掉佣金,一天就挣了块钱。”“这是什么概念呢,当时我在工厂上班一个月才50多元的工资,等于一天就赚到了以前差不多一年的工资。”杨怀定敏锐地从中嗅到了财富机遇。值得一提的是,最多时,杨怀定订了70多种报纸,甚至把茅盾的小说《子夜》也当作了股市入门“教科书”。就这样,他开始频繁地辗转于各大城市,进行国库券的收购和转卖,低吸高抛,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中国股市第一人”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捞到第一桶金的杨怀定随即转战股票市场。然而当时上海的股票市场非常低迷,很多人都不相信这个新兴的概念。“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的第一天,我一个人独揽了交易量的一半,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杨怀定回忆到。当时,杨怀定坚定认为国家设立证券交易所,一定会有大发展,自己没有理由不积极参与。真正令杨怀定一炮而红的则是年的上证市场,当时的整个市场气氛非常激烈,沪指更是从点一路上涨至点,很多人都说这些大盘毕竟会涨到1点,但是杨百万不这么认为,同时还劝告各大散户不要冲动,但是没有人听见他的话,纷纷听从那些股评家的大涨预言,最终大盘暴跌至点一下,而杨怀定早在点的时候就已经抛售完毕。这一次“股神”的名号响彻全国。而从炒国债到炒股票,每次进出市场的资金达到上百万元,那时候人们就给了他“杨百万”这个形象的称号。淡出视线后依然生活在股票的世界里很多年轻人可能没有听过“杨百万”的名字。主要是因为此后中国股市从蹒跚学步到发展壮大。“杨百万”这样的个人大户开始从中心舞台逐渐淡出,成了数以万计中国普通股民中的一员。但他生前始终生活在股票的世界里,他的家和他的证券工作室,都位于上海市闸北区的一所环境优雅的住宅小区里,工作室里都是跟着杨百万学炒股的股民。在他的办公桌上,同时摆放着三台笔记本电脑,一台记录着股市大盘的走势,两台监控着他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ls/173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