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成都,城市人文精神的回归

发布时间:2025/5/2 11:13:04   点击数:

用阅读带活一座城

以文化涵养一座城

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在“十四五”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明确了“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目标。近年来,成都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完善阅读设施、广泛深入开展富有特色的全民阅读活动、积极打造“书香成都”系列读书品牌……全市书香氛围日益浓郁,全民阅读良性生态逐渐形成。

方向引领

深化全民阅读顶层设计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以建立机制、制定政策为抓手,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为全民阅读、书香天府的建设指引着方向。

成都市为加强全民阅读保障,建立了以26个市级部门(单位)为成员单位的成都市全民阅读活动指导委员会,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建设书香成都发展实体书店三年行动计划》《成都市实体书店扶持奖励资金管理办法》《促进全民阅读加快书香成都建设实施方案》《成都市农家(社区)书屋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能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

城市书香氛围离不开高质量书店的建设。年,成都发布了《建设书香成都发展实体书店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大力促进实体书店健康发展,推动全市实体书店发展水平达到全国一流,并提出到年,成都书店和城市阅读空间将达到家。

年,《促进全民阅读加快书香成都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出台,提出以打造“中国书香第一城”为目标,到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全民阅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阅读活动更加丰富多样,氛围更加浓厚,成效更加凸显,优质阅读内容供给显著增强,阅读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国民综合阅读率稳中有升,服务文化强市建设的能力明显增强。

农家(社区)书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市民文化权益、推动社区治理、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书香成都”建设,完善阅读服务体系,推动农家(社区)书屋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能,《成都市农家(社区)书屋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能工作方案》在年正式发布,提出要大力提升农家(社区)书屋管理水平,完善出版物补充更新方式,探索“百姓点单”模式,依托民宿酒店、景区景点、产业园区拓展农家(社区)书屋延伸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全民参与

阅读推广活动持续更新

贯穿全年的群众喜闻乐见、鲜活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各类阅读推广活动,充分调动着全社会的阅读积极性。

以“书香成都”品牌为引领推进全民阅读“七进”,成都市持续举办“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诗文诵读会、红色经典诵读大赛、“阅读之美”摄影大赛、成都儿童阅读周、成都读书月、“书香成都·阅行村社”等品牌活动。持续打造“一区县一阅读品牌”,形成了“书香航都?阅美双流”“书香龙泉‘驿’起阅读”“文化天府书润香城”“湔江讲坛”等阅读品牌。成都每年开展各类阅读活动余场次,为广大市民朋友献上了一场场丰盛的“阅读大餐”。

首先,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成都市每年依托公共图书馆、农家(社区)书屋、实体书店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阅读阵地,先后以“在春光中阅读”“奋斗百年路”等为主题,开展各类全民阅读活动。

其次,成都市从年开始举办成都读书月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三届。读书月期间,通过“线上+线下”同步联动的方式,依托公共图书馆、农家(社区)书屋、城市阅读美空间、实体书店等阅读阵地,举办“读书之美”摄影大赛、、、新时代乡村阅读盛典、年第十八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书香家庭”“书香之村(社区)”等阅读榜样评选活动、、“成都最美书店”评选活动等阅读活动,进一步倡导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社会风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书香成都”品牌美誉度显著提升。在这座书香盎然的城市,阅读活动已然成为人们休闲时间的一大选择。多元的阅读活动不仅让市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文化资源,更让人们能够相互交流、分享心得,增加了社交的维度。

书香生态

城市阅读空间多元发展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培养全民阅读习惯,营造全民阅读氛围,离不开图书馆、书店等阅读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场所为群众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

年,成都获全国首个“中国书店之都”荣誉称号,文轩BOOKS九方店、方所成都店在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上获“年度最美书店”称号。成都全市拥有方所、钟书阁、三联韬奋、茑屋书店等知名书店和新华文轩、散花书院、布克购书中心等各类书店家。拥有公共图书馆23家,全部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拥有农家书屋家,社区书屋家,打造示范书屋个。建成各类阅读空间余个。

实体书店方面,在大型商圈、文创园区、旅游景区、特色小镇、天府绿道等区域布局精品书店,进一步提升了成都实体书店国际化程度。文化名人影响力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的阿来书房、日均读者过万的国内外游客“网红打卡地”钟书阁都江堰店、充满民国风情让游客流连忘返的安仁书院等等特色书店,更是丰富了成都实体书店生态。财政大力扶持,每年拿出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实体书店开设新店、创新经营、贷款贴息等,七年来,累计扶持资金近万元。

公共图书馆方面,近年来,成都市积极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改善办馆条件,加强业务建设,培育人才队伍,推进全民阅读,加快新技术应用,全市公共图书馆现代化水平和服务效能有力提升。目前,全市共有23个公共图书馆,在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全部被评为一级馆。全市公共图书馆建筑总面积24.52万平方米,总藏书量万册(含电子图书),年文献外借量总量万册,阅览席位数个,—年共提供.9万次数字资源浏览,.38万次数字资源下载。

另外,还有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职工书屋,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等。个性化供给模式,一站式服务,满足群众多种文化需求。“24小时城市书房”和“留灯书屋”,则成为传统阅读空间的有效衍生和有益补充,极大促进了公共文化“最后一公里”建设。

品牌出圈

联合打造“书香成都”IP

建强阅读阵地,聚焦阅读推广,成都市以“书香成都”品牌集群为引领,打造系列IP,实现联合动态矩阵。

在互联网和网络新媒体崛起的当下,我市充分发挥名人引导效应,整合报刊、广播电视、新闻网站、新闻客户端、手机报、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ls/17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