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晚清白话报章与现代女性意识女

发布时间:2025/4/19 11:17:44   点击数:
“答辩”是一个围绕文史类新书展开对话的系列,每期邀请青年学者为中英文学界新出的文史研究著作撰写评论,并由原作者进行回应,旨在推动文史研究成果的交流与传播。本期邀请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曹晓华与三位年轻学人讨论其新著《晚清白话报章与现代女性意识的萌芽(-)》(简称《晚清白话报章与现代女性意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年)。本文为评论文章。《白话》,年第1期,为秋瑾创办晚清中国一直是中外学界的热点研究对象。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发掘新的史料与视角,力求带领我们重回晚清,还原那个国势衰微、兵燹频仍的时代面谱下具体的生活样貌。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众声喧哗、精芜并存的报刊为我们提供了重回晚清现场的一种可能。在这样的可能性下,曹晓华博士的新著《晚清白话报章与现代女性意识的萌芽(-)》致力于观照这个重要的变革时期之下,语汇与性别、意识与书写、家事与国事的交织角力。全书分为上下两编,共七章。上编四章着重于列举白话报章中具有代表性的文体,解析这些文体在新旧女学影响下的嬗变与传播。下编三章在家国一体的背景下,推究晚清女性如何在不同角色中获得主动意识,却仍然举步维艰。曹晓华博士的故事从年这个“多事之秋”开始讲起。在第一章中,通过追溯由裘廷梁主编、其侄女裘毓芳主笔的《无锡白话报》,曹晓华在这一阶段的白话实践里准确识别出了一种挣扎:尽管白话演绎提升了实用知识与理念的可及性,晚清女性仍然处在传统女教规训的樊笼之内。不论是裘毓芳以内化的“母教”为基础的女学宣扬,还是更多晚清女性作为亟待启蒙的沉默大众的集体画像,在新旧女学之间,晚清女性实是两难。对这类势成骑虎的徘徊处境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ln/172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