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最喜欢的一本杂志,停刊了

发布时间:2024/1/21 20:18:29   点击数:
重庆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8.html

曾经有一份很好看的杂志摆在我面前,我没有订阅,等到它停刊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

《今古传奇·武侠版》停刊了。

作为一名武侠爱好者,这事儿我是有一定责任的。

先从和它的相遇说起。

年,十八岁的我走出师范学校的大门,坐上大巴车,走向完全陌生的路途。

——那种忐忑中又带点激动的心情,一如初入江湖的少年。

此后,我在一所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学扎下了根,最大的不便之处,是无书可看。

第二年,到另一所小学监考——山区学校的交叉监考,都得到对方学校住宿,一般都是住同样派到其他学校监考的老师宿舍。

我住这个宿舍的主人,曾见过几次,印象中是个络腮胡的“莽汉”,进他宿舍第一眼,我就看见桌上摆着几本封面花花绿绿的杂志——原谅我,当时曾以为是“车站小说”之流。

走近了,才发现封面那硕大的“武侠”二字。

这简直是久旱逢甘霖啊!

如获至宝的我,在那两三天的时间里,把他的这几本杂志全部读完了(幸好那时候坐在考场里“不务正业”也没受惩罚)。

《乱世英雄传》《碎空刀》《铁血天骄》《夜船吹笛雨潇潇》……每个故事都那么过瘾。

回到自己学校后,我一直念念不忘这本杂志。

年末,邮递员翻山越岭,来学校推荐征订报刊杂志。

我在那本厚厚的征订目录里找到了《今古传奇·武侠版》,可是看看价格,心疼了。

犹豫了很久,还是舍不得下手,便想了个损招——撺掇校长订阅,比起家境贫寒刚参加工作的我来说,他有钱得很。

校长爽快地同意了,他没想到,这一订就是好几年。

受我们俩影响,学校里的其他老师也盯上了这本杂志,由于每期杂志都有长篇连载,且总是都在紧要关头“且听下回分解”,所以每当杂志送到学校,往往还没到主人手中,就被我们疯抢一通了。

我们一起见证了武侠版的“盛世江湖”:金庸先生亲笔题字,独家刊登古龙遗著,编辑部大屿仙岛访黄易,连载黄易、温瑞安作品,开梁羽生专栏……

彼时,“大陆新武侠”金字招牌如日中天。

旗下许多大侠至今提起都热血沸腾:凤歌、小椴、时未寒、李亮、沧月、步非烟、九把刀、燕歌、方白羽、杨叛、沈璎璎、扶兰、盛颜、赵晨光、王晴川、庹政、小非……(注:排名不分先后)

因为学校离家太远,除了假期,每个学期我几乎只回家一趟(参加自学考试的时间)。

无论行程多么匆忙,我都不忘到保一中大门下不远处的“廉价书屋”逛逛,这是在师范读书时候就养成的习惯——买不起新书,只好去旧书堆里淘宝。

在旧书店里,意外发现了武侠版的身影,我再也忍不住了。

满头白发的书店老板——为了降低书价,我学生时代就已经亲切地喊他“大大”了——也深知我的困窘,说:“你喜欢的话,我少收你点,拿去吧!”

于是,我以每本1元到2元不等的价格,开始了自己的武侠版收集之旅。

老伯也特别照顾我,无论我隔多久去,他都会告诉我:“这堆是你上次挑过的,这堆是你上次离开后又收的……”,即便后来店面换了位置,他都依旧如此。

买到的书越来越多,开始担心买重了,我便用小纸条记录下自己每一年缺哪几期,随身携带。

老伯看见了,笑着说:“你干脆抄给我一份吧,我替你把缺的留着!”

……

“廉价书屋”如今还在(区一中北大门东不远),守店的已是当年老伯的儿子。前几天去接女儿,看时间还早,又去逛了一趟。

除了我以前挑剩的那堆,已经找不到更新的武侠版踪影了。

问起老伯近况,他儿子说:“身体不行了,动不起来了,在家闲着……”

我珍藏至今的武侠版,几乎都是从那个旧书店低价买来的。

旧书店里找不到之后,偶尔也会从孔网上淘几本自己缺的。

虽然后来工资慢慢上涨了,但想想一辈子勤俭的父母、至今没有任何首饰的妻子,还有吵吵嚷嚷的俩娃……终究还是舍不得订阅,毕竟,旧书完全可以看,价格还便宜那么多。

忽然间,便听到武侠版停刊的消息。

这次,我终于毫不犹豫地抢来了它的最后一期。

我不敢说武侠版是自己的挚爱——这就好像是你天天去人家朋友圈盯着照片发呆、却从来不请人家吃顿饭的女孩,好意思说“爱”人家吗?

我也不用矫情地说有多难过——毕竟从我积攒旧书的角度来看,当它终止于“总第期”之后,已经拥有本的我,每多一本就离终点更近一步了。

何况,正如主编苏琳在最后一期里所说的那样,“也许马上《武侠版》就会消失,但武侠小说不会消失,也许武侠小说的载体会改变,但侠义之心不会变。”

纸质杂志不再印刷,但武侠版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ln/156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