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是一种主观意愿浅谈第三帝国

发布时间:2024/5/14 13:09:18   点击数:

在年到年期间,纳粹德国高层们为了达到控制底层民众舆论,使得所谓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策略,对报刊、广播以及电影等宣传手段进行了必要的控制。这些手段使得德国民众“团结而又可悲”。

报纸:

戈培尔是纳粹德国宣传部长,他是主管这些东西的。每天清晨,德国柏林各个日报的编辑都会按时准点聚集在宣传部里,戈培尔会亲自或指定某助手去告诉这些编辑,什么内容可以发,什么内容不可以。什么运动该取消,什么运动要开展,标题如何如何拟写,除口头训令外,还有一封书面指示。

对于像“德意志第三帝国”这样的极权国家,奉行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报纸是不符合其主旨的,希特勒需要德国民众只有一个思想,不需要“百家争鸣”,年4月1日,连续发行了年的《伏斯日报》率先遭到停刊,《伏斯日报》创办于年,腓特烈大帝和莱辛那样的名人都为该报撰过稿。它停刊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老板为犹太人创办的乌尔施坦因出版公司。除了《伏斯日报》外,还有《柏林日报》、《法兰克福日报》等诸多报纸都遭停刊,他们要不是由犹太人掌管被迫交出股权,要不就是因为报刊里有“异常声音”。在纳粹掌权4年内,德国报纸种类由种减少到种。

在纳粹德国当一个编辑都不是简单的事情,首先得在政治上和种族上是“清白的”,年10月4日颁布的德国报刊法规定,所有编辑都必须具有德国公民资格,属于亚利安血统,配偶还不能是犹太人。但实际上,纳粹党正在清除那些不是纳粹党或者不愿成为纳粹党人的编辑。

纳粹报刊纲领的基本目的是消灭一切跟纳粹党对立的报刊

年纳粹党上台后,许多犹太财团或者是乌尔施坦因出版公司那样的犹太人主管的公司都觉得应将他们的报纸或者公司财产卖给埃耶公司{埃耶公司是纳粹党主办的},埃耶出版社成为了这些犹太人出版社的唯一购买者,埃耶出版社也在此其中大获其利。所以纳粹报刊纲领的基本目的是消灭一切跟纳粹党对立的报刊。

广播:

戈培尔效应强调“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戈培尔认为广播是当时社会的主要宣传工具,可以极大的控制民众舆论。通过他的宣传部的广播司和德国广播协会,他完全控制了广播事业,德国民众向来服从于强权,但即使是如此“客气”的观众,对于单一的腔调和广播节目都感到厌恶。广播节目遭到了德国观众毫不客气的批评,但即使如此,也没有改变戈培尔的政策。随着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戈培尔证明了他的想法是正确的。

广播比任何宣传工具都有效果

在那样恐怖的帝国里,一个人是多么容易听信那些假话啊,德国人民已盲目的跟随他们的“元首”向战争,向深渊走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gg/16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