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复旦一位同学,发来一篇文章。
标题是《一位总编辑的办报之道:收入搞上去,报纸办精彩》。
打开一看,咦,这位总编辑,不就是老詹吗?
好家伙,竟然把我的四篇文章合而为一,弄成了一篇!
还取了一个吸引读者的标题!
真行,真有你的!
看了看作者(转载者),名叫“传媒见闻”。
这位编辑,有点厉害,很有些想法,也有些技巧,
将四篇文章这么一组合,1+1+1+1,结果竟然大于4!
真比过去单单读某一篇文章更详细,更连贯,也更有章法了。
老詹静下心来,将文章认真读了一遍,
说句实话,确实有点内容。
于是,转载于下。
一位总编辑的办报之道:收入搞上去,报纸办精彩传媒见闻
以下文章来源于码字工匠老詹,作者詹国枢
码字工匠老詹
以工匠之刀笔,解剖世界,雕琢人生
作者介绍:詹国枢,早年在经济日报工作,并担任副总编辑,后曾任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海外版总编辑。第一板斧:把收入搞上去调动人的积极性,可以采用各种手段,最直接,最能起作用的,就是收入分配。第二板斧:把报纸办精彩一张报纸,就是总编辑的面孔,一篇文章,总编辑说好,那就确实好。第三板斧:让发行量翻番报纸发行量翻了两番,从5万份递增到20万份!这是万万没有想到的。第四板斧:确立“单位文化”一个单位,从领导到员工,应该逐步形成共同的是非观审美观。人说,经历就是财富。老詹年逾七旬,经历还算丰富。是不是财富呢?那就很难说啦。即便算是财富,你自个儿埋在心里,别人一无所知,发挥不了作用,能算是财富吗?恐怕不能。所以,我得把这些所谓财富,慢慢挖掘出来,为他人参考,为社会所用,让它真真正正成为一笔财富。于是,想到了写回忆。当然,是有意思的,有意义的,能够吸引人们阅读,还能能给人以启发的,那些回忆。第一板斧:把收入搞上去到海外版当总编辑,从来没有想过,经济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两个单位,互不搭界。彼此之间,来往甚少。年11月,一纸调令,我由经济日报副总编辑,调任海外版总编辑。在这么大一单位当一把手,从未有过,心里很是忐忑,亚力山大。很想干得出色一点,漂亮一点,不要辜负领导信任,群众期望。面对偌大一个摊子,到底从何入手呢?心里实在没底。于是,做了一些调研,分出轻重缓急,第一、第二、第三……排在首位的是——编辑记者反映,工资收入太低,比起人民日报(这个大院隔壁那个大院),每月收入要少四五百块!这可是大事情!调动人的积极性,可以采用各种手段,最直接,最能起作用的,就是收入分配。大道理少讲,您给多少报酬?听着不大好听,然而,就是这么回事儿!员工收入不提高,报纸怎么能办好?收入为何不高?报社创收不行。口袋里没有money,难为无米之炊。报社创收,总共三块,广告收入——纸质媒体,重要来源。国家补贴——外宣媒体,理所当然。其他经营——小打小闹,不无小补。先分析广告,查一查历史,最高年份,广告收入将近两千万元,如今呢,刚刚过了千万,原因,固然很多,一个重要原因是,广告部主任,已经退休。此人在哪里?就住在大院里,天天早晚,喜欢散步。那天吃过晚饭,老詹也在院里散步,正巧,对面走来一老头,一看很是面善,咦,好像哪里见过?老头先打招呼,你是,新来的詹总编?是呀,你是……我是某某某。嘿嘿嘿嘿,正好正好,正是那位刚退下的广告部主任!好嘛,二人一见如故,好一通神聊!绕着院子,走了一圈又一圈,天已经黑了,还没有聊够!就在当月,此人被正式返聘,全面主持海外版广告业务工作!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向总编辑汇报。就在当年,广告收入超过一千五百万元!深深体会到,关键的关键,还在人才。顺便体会到,当一把手,挺有意思的,你想干成一件事情,就能干成一件事情!广告是大头,还有更大头,国家财政补贴。任何国家,凡外宣媒体,没有不补贴的。然而,海外版的补贴,从开办之初到现在,时间整整20年,补贴从来没增加!这咋行嘛?当年那点补贴,如今怎么够花?没人向上反映吗?当然有,每一任总编辑,都会向上反映,人来过了,饭也吃了,愿望表达得已经非常强烈,够清楚的了!然而,石头投进水塘里,波澜不兴,泡也没冒一个!啥原因呢?我得调查清楚!请来财务人员,还有一些老人,大家坐下,一条一条分析,没有增加补贴,到底是啥原因?要想增加补贴,究竟从何着手?情况摸清楚了,心里就有底了。第一步,将财政部文教司分管工作人员请来,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详详细细,实实在在,一条一条,把海外版碰到的难题,掰开揉碎,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说到激动处,老詹眼眶发红,声音发哽!哦,想不到会是这样!工作人员是位年轻姑娘,参加工作,刚没几年,不由感慨,从来没有你这么大的部级干部,正经八百地,如此谦虚地,如此真诚地向我们,沟通情况,汇报工作,非常感动,真的,非常感动!回去以后,一定向领导汇报,请他们来这里,了解真实情况,找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此后,一个一个地去汇报,一个一个地来调研,思想沟通了,问题清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出来了。我将以上情况,向社长王晨作了详细汇报,社长说,以人民日报名义,向财政部打报告!就由你来起草,小詹!写得详细点,扎实点,真诚点!年5月,我到海外版担任总编,刚好半年,财政部下发通知,自本年度起,每年给人民日报海外版增加补贴万元!广告收入大大增加了,国家补贴大大增加了,总计名员工的海外版,办好报纸的信心,大大增强了!提高员工收入,顺理成章之事,不成问题的问题!事后有人议论,这个老詹,看不出来,不简单哪,上面肯定有人,不是一般的人!传到我耳朵里,不由一乐,微微一笑,未作任何回答。第二板斧:把报纸办精彩至今难忘,到海外版第一天。当天报到,当晚就去上夜班。年初冬,京城天气,有点儿冷,我的心里,却像燃着一团火!当天晚上,由副总编辑刘国昌主持夜班,大家紧张忙碌着,各司其职,有条不紊……詹总,各版都差不多了,请你再把把关吧!国昌将四个版的版面交了过来。夜班十几双眼睛,齐刷刷盯住了我。老詹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老詹。一个刚从经济日报调来的总编,到底有多大本事?从他们眼中,我读出了这个。我将版面在桌上铺开,沉吟着,思索着……内容,几乎没怎么看,最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gg/15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