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启超沉迷投稿痴心不改十度春秋风华正茂

发布时间:2024/11/2 12:07:32   点击数: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在我电脑室以及书房的显眼处,摆放最多的是一塌塌新近出版的贵州日报副刊报纸《27°黔地标》,以及我在天眼新闻文化频道发表的文章。凡有朋友与熟人走进我的电脑室以及书房,不管他们感不感兴趣,我总是以此为荣,逐一给他们介绍,当然也带有一点炫耀和显摆。然而,有些朋友与熟人对此却不以为然,他们有的认为都啥年代了,还劳神“玩”这个;有的认为我已人到老年,年龄到杠了,退休了,怎么还像年轻人那样整天傍着电脑写写画画,到底图个啥;有的认为我现在就不该操这个闲心;有的认为我这是自找苦吃,有这时间与精力不如找人打牌、下棋多玩玩;有的认为我有固定工作,不算缺钱的主儿,实在没有必要去苦挣稿费这点小钱……我懂这些朋友与熟人的意思,他们这样说我、劝我并无贬意,而是想让我轻松一些,不要再像年轻时那样去干“爬格子”的苦差事了。但他们哪里知道我的真实感受呢!我在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文化频道等媒体发稿并不是为名图利,而且,就我个人来说,也确实没啥名与利可图。但我有自己的想法,这除了是尽一个党员干部的责任,多为改革开放、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后发赶超事业摇旗呐喊,确切地说,应该是一种长久养成的习惯,一种已经无法摆脱的兴趣,也是一种让我开心无比的爱好。屈指算来,我热衷于向贵州日报《27°黔地标》文化周刊,以及后来的天眼新闻文化频道等平台投稿,已有10年了,尽管很辛苦,也为之付出了很多,但苦中有乐,让我从中获得了很多乐趣,也尝到了很多甜头,而且也确实让我终身受益。撰搞投稿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如因为发了稿就要关心用稿,于是在读报,包括浏览新闻网站时,心中就比别人多了一分期盼。每天工作之余最快乐的一件事,就是读新出的贵州日报《27°黔地标》文化周刊和刷天眼新闻文化频道网页,而一旦看到或听到自己的作品被媒体录用,心情就像垂钓者钓到鱼一样的愉悦。再说,因为常给媒体写各类题材的稿件,与当地干部群众也结成了很深的友谊,我也成了他们工作上的“参谋”与“顾问”;业余给媒体撰搞投稿还让我有机会结识更多朋友。因为经常发稿,三天两头会有天眼新闻等媒体编辑就约稿、改稿之事给我打电话、发电邮,以至让我从中交了不少编辑记者朋友,也向他们学到了不少写作经验。10年来,在天眼新闻文化频道编辑老师的帮助下,我发表在《27°黔地标》以及天眼新闻文化频道的稿件有《年味》《我的驻村心路|从学会苗语开始》《峡谷村记事》等10多篇。现在虽然退休了,但我心依然年轻,因为有了充足的时间,每天不忘读书看报写作,每天必须通过读书看报写作一篇以上文章。年,我在全国各报刊媒体发表各类文章多篇,用自己的执着与坚守,像小草那样,吸收着土地阳光的营养,为生活添一点绿色;像“拓荒牛”那样,持续在希望的田野里耕耘,收获着喜悦快乐;像秋蝉那样,只要生命不息,就要读书看报写作讴歌我们这个伟大的新时代的幸福而美好的生活!下一步,我会一如既往地为贵州日报《27°黔地标》文化周刊和天眼新闻文化频道撰搞投稿,尽我最大的努力,做到笔耕不息。作者简介姚启超,贵州省关岭自治县板贵人,曾经从事军旅新闻、宣传、文化等工作,后转业地方党政机关工作直至退休。现旅居贵阳。文/姚启超刊头设计/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赵怡文字编辑/向秋樾视觉编辑/向秋樾编审/李缨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td/166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