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9/18 11:32:35 点击数: 次
01:.很多人都已经放弃杂志了,但却有人新入局杂志,在这个阅读日益碎片化的当下,创办和坚守一本杂志的初衷在哪儿?“为什么要创办一本新刊?”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又一次回顾了《十月少年文学》创刊至今6年的办刊历程。《十月少年文学》6年10月创刊,7年1月正式发刊。创刊不到1年时间,杂志就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中国最美期刊”,9年获评“第31届香港印制大奖杂志印刷冠军”,所刊登的作品获“8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单篇作品奖”“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短短几年时间,《十月少年文学》迈出了踏踏实实的每一步!初心一:传承众所周知,我们北京出版集团有本全国知名的文学刊物,叫《十月》。自年创刊以来,《十月》已经走过了44个春秋,为全国读者奉献了无数篇文学佳作,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爱好者,很多优秀的作家从这里开始他们的文学征程,并享誉海外。时代呼唤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十月》的文学品格需要传承,构建少年儿童健康的情感世界和人格世界,是时代的需求,是未来的需求,更是我们出版人的责任。这种种因由,促使我们迫切想创办一本真正属于少年儿童的高营养、高质量、高品位的纯文学期刊。于是,在《十月》步入不惑之年之时,我们带着对纯文学的敬畏与坚守,带着憧憬与梦想,着眼中国文学未来的发展与传承,着眼于厚植中华民族的文学土壤,创办了《十月少年文学》。初心二:创新作为一本新时代的儿童文学期刊,《十月少年文学》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为了适应新时代文化的需求,杂志不管在内容上还是办刊形式上都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在内容上,《十月少年文学》主打中长篇作品,这填补了我国儿童文学期刊的一个空白。杂志刊登过的中长篇作品有曹文轩的《萤王》、张之路的《吉祥时光》、殷健灵的《废墟上的白鸽》、王立春的《风的羊》、刘海栖的《有鸽子的夏天》、张忠诚的《公羊爸爸》等,这些有力度、有温度的文学作品,为少年儿童带来了有益的思想启迪和精神享受。《十月少年文学》诞生于融媒体时代,阅读媒介的改变,数字阅读、有声阅读等新媒介阅读趋势给青少年阅读带来新的可能。融媒体时代背景下,要打造一本成功的少儿纯文学期刊,在内容生产和服务模式上都应该有所创新。因此,杂志在创刊之初,就将“可听、可看、可参与”作为目标,实行全媒体办刊的模式,刊媒互动,为读者的阅读体验实现新的升级。例如,我们基于杂志优质的内容资源,邀请朗诵名家录制杂志文章音频,在“小十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td/16467.html
上一篇文章: 幼儿绘本插图引争议遭下架,背后期刊东方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