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良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爱好者。他的小小说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在各大报刊杂志中频频亮相,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
然而,最近他的表弟阿华,一位在机关工作的年轻人,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请求。阿华想让刘良在他的小小说中用“李洪忠”这个名字作为所有负面人物的代名词,并承诺每次刘良的作品发表后都请他吃一顿大餐。
起初,刘良以为阿华只是和李洪忠有私人恩怨,想借助小说来发泄。但阿华解释说,这其实是一种策略,旨在迎合他的上司,为自己创造机会。尽管刘良对这种手段感到不解,但在阿华的坚持下,他还是答应了这个请求。
半年后,阿华的请求发生了变化。他请刘良将小说中正面角色的名字改为“李洪忠”。刘良困惑不已,但阿华只是神秘地表示这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作出的调整。
事实上,阿华的职场生涯正在经历巨大的波动。起初,他通过让刘良在小说中抨击李洪忠,成功地获得了上司杨局长的青睐,并被提拔为办公室副主任。然而,不久后杨局长调离,李洪忠成为了新的一把手。阿华意识到形势的严峻,迅速改变策略,让刘良将李洪忠描写成一个正面人物。
一年后,当刘良的小小说在市级廉政文学比赛中获奖,事态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在那篇描述李洪忠清正廉洁的故事中,一些细节引起了其他同事的注意,最终导致他们向上级举报了李洪忠。
这件事让刘良深感矛盾。一方面,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影响了阿华的职业生涯,还不小心卷入了复杂的政治斗争。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笔下故事的力量和影响。
最终,刘良决定继续他的文学创作,但他更加小心翼翼地处理作品中的角色和主题。他开始反思,文学不仅是艺术表达,也承载着社会责任和道德考量。刘良的故事继续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但他的笔触更加成熟,更加注重故事背后的人性和道德。
而阿华,则在政治漩涡中学到了一个重要的教训:在职场和人生的道路上,诚实和正直比任何策略都重要。他开始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工作,用实际行动而不是小动作来赢得同事和上司的尊重。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pp/16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