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考情,触探高考语用命题趋势
一、—年全国新高考1、2卷语用题所考类型汇总
二、6年9套45题所考题型分类汇总
三、印象中出现的所有语用题型汇总
1.成语(熟语)
2.病句
3.词语、语句的连贯(词语、句子复位、衔接、语句排序)
4.标点符号、修辞效果、人称作用
5.补写句子
6.语言得体
7.图、表文转化(流程图、徽标、漫画、数据表图)
8.仿写、变换句式、下定义、拟写标题(导语)
9.压缩语段、扩写语句、概括语段
10.逻辑推断、情境对话
11.应用文写作:
前言、推荐语、广告词、宣传语、标语、串台词、开场白、倡议书、请假条、通知、读后感、短书评、演讲稿、辩论词等;
12.改句vs原句——赏析语句、表达效果
囊括:词语、句子、句式;人称、修辞、效果;标号、得体、逻辑;
四、新高考臆测,基于数据总结启示
1.题型结构稳定,共5题,前选择3+主观2;选择1+主观4;选择3+主观2;选择1+主观4。
2.选择题变少,客观题增多;考试时间紧。
3.近3年,成语、补写、修辞较为固定。
4.新高考后,每年语用几乎撤掉一个旧题,换一个新题,纵使旧题也稍变动。
5.重视基础,随文出题,涉及人称、修辞、标号、句式以及表达效果。
6.全面复习,熟知题型;压缩、人称、标号、长短句、改句vs原句不停变换。
五、应对策略
1.坚定能拿分的信心,不留空;国语运用题,稍微有点基础,仔细审题不答非所问即可拿分,且主观题答案开放不唯一。
2.语言学习活动化。语用顾名思义语言运用,考题在情景背景下重视“基础性”、“应用性”,平时多阅读时评或浏览报刊杂志,适当即兴演讲说+连结合。
3.重视平时积累,提升核心素养,强调“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即阅读吸收与表达输出。在反套路和生活化的背后,暗示我们在语境中去感受、去鉴别语言现象。
4.强调实践,反复练习。语言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积累、提升。在游泳中学游戏,读+练+写,绝对是语用题的不变规律。
5.回顾教材,教材相关语用部分,有必修上下册的相关单元《家乡文化生活》、《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6.语用万变不离其宗,回归语言运用本质,主观题就是如此,真实考察你是否具备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核心素养。少刷题是熟悉理解相关题型,然后读写结合是一条通向美好未来的广阔道路。
注:本文属铁无绵原创,仅供高三师生学习交流,侵权必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ln/17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