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煜寒
文
对于《流光之城》,笔者曾写过一篇名“这玩笑开大了,居然把年的书给年的人看”的文章。
虽然内容并无不敬之意也多有夸奖与称赞之处,但从标题本身来讲,多少还是有些戏谑与调侃之意的。
今天的这个标题,却已完全超越了前者,开启了对自己的戏谑与调侃之门。
也许你会像笔者一样,对笔者在观看《流光之城》时的视角表现出不屑与无法理解。
这不是无聊是什么?放着那么多的美女与帅哥不看,为何我总是将注意力放在他们手中的道具之上呢?
竟然为了一本志杂在发行年代上的错误,硬是写出字的文章。
可已经不是无聊了,这是要疯呀!
可就在我以为自己要疯之时,我再一次看到了另一本杂志的出现。
这本在全球华人界都有着响当当名号的杂志,他不仅在年代上选对了,还是一本有内容又有含金量的杂志。
而这本杂志就是发行于民国十五年第5期的《良友》画报。
与《流光之城》中多次出现的《申报》一样,《良友》是一本几乎每部民国剧都会用到的道具杂志。
虽说《良友》的定位是一本摄影类综合性画报期刊,但他的内容却是包罗万象,简直可以说是一本研究民国史的大百科全书。
纵观全部期《良友》,从中你不仅能看到我国近代的社会发展与变迁,还有军、政、学、商等各式各样的风云人物介绍。
甚至当时的文化、艺术、戏剧、电影、名胜、古迹,都有着图文并茂的记录与介绍。
冯世真在《流光之城》中所拿的这本《良友》,同样在选择与意义上也不同一般。
从这一期《良友》开始,画报的主编便由“鸳鸯蝴蝶派”的代表性人物周瘦鹃来担任了。
作为现代文学中的一个流派,“鸳鸯蝴蝶派”又被称为“哀情小说”。
这一流派的小说主要面向普通市民与读者,开白话文爱情小说之先河。
虽然被五四时期的名家有所批判,但不可否认的是,“哀情小说”不仅在发行数量上非常可观,而且盈利能力也十分出众。
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商业文学代表流派。
在周瘦鹃担任《良友》画报主编之后,《良友》画报的封面开启了大量使用女性人物的时代。
不仅有当时有名的名媛,也有像第5期中画家梁雪清这样的时代女性。
而这些女性的大量出现,对于改变当时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与观念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除了《良友》之外,还有一份并不常出现在民国剧的报纸。
他就是在民国上海滩被誉为“报业四小金刚”的《晶报》。
作为一份小报,《晶报》的办刊理念与“报业四大金刚”完全不同。
他标榜与设定的办报方针是:“大报不肯登的《晶报》敢登;大报不便登的《晶报》愿登;大报不屑登的《晶报》可登”。
也就是这样的理念与信仰,让《晶报》从一开始的随母体《神州日报》免费赠送,迅速发展成为一份阅读者有可能超过10万人的报纸。
甚至原来的母体《神州日报》,一度都要通过《晶报》反哺来勉强维持生计。
也许你会疑惑,《晶报》到底有什么魅力,能让人们对其如此的趋之若鹜呢?
难道只因为他会刊登让冯世真母亲意想不到的“征婚启事”吗?
真正的原因是,《晶报》与《申报》等传统大报完全不同,他是一份多元化的综合性报纸。
除了传统大报常见的新闻报道、简短评论和对问题的深入探讨之外,《晶报》还涉猎对新知识的介绍、小说笔记、游戏文字等等。
最得要的是他还非常喜欢刊登一些“追妓捧令”的内容,这对“流光之城”中的花花人类来说,可是有着极大吸引力的。
到了《流光之城》故事开始的时期,《晶报》在内容上慢慢开始改变。
他的文艺性开始慢慢减弱,逐渐将内容拓展到了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更广的领域。
而且刊登了许多独家新闻,并对时事新闻进行大力度的、辛辣的评价。
这样的办报作风与丰富的内容,可不是都能在像《申报》这种大报上看到的。
虽然这样做经常会引火烧身,不仅经常坐上被告席,还被同业所讨伐。
最有名的便是同为“报业四小金刚”的《金刚钻报》,其创刊的目的就是为了攻击《晶报》。
讲了这许多关于报刊杂志的内容,还是为了要夸一夸《流光之城》对于道具细节的严格把控。
虽然有过《自然》杂志时间错误的乌龙,但《流光之城》却是一部极少会把这类杂志以书本形式呈现给观众的作品。
这些杂志不仅都是以多本成套的形式出现,而且还是有内容的真家伙。
这比起大多数影视作品中只有一张封面的作法,可是要好上千百倍了。
当然,虽然在杂志上有着精雕细刻般的态度,可在报纸的真实性上就有些太过随意了。
在剧中多次出现的《申报》以及只出现过一次的《晶报》上,除了那几个斗大的报纸标题之外,其真正内容就多少有些惨目忍睹了。
虽然想要表达的内容都是实实在在的通顺文字,但是报纸上的其他内容却全都是一些牛头不对马嘴的豆腐块。
虽然这些小细节并不会影响整个故事的进行与发展,但还是欠缺了一丝丝的认真态度。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前行者》中的报纸,虽然他的《良友》只有一张封面,但他的报纸却是实打实的硬货。
从那些精心设计过的报纸上,你不仅能看到与情节强关系的内容,还能读到那个时间点真实出现的新闻与事件。
这些内容在一个侧面能让观众更深入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对整个大历史与大环境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总的来讲,《流光之城》还是一部非常值得欣赏的作品。
除去景甜、许魏洲等一众帅哥美女,剧中大多数服化道都非常的用心。
特别是容嘉上所开的那辆蓝色道奇轿车,这可是在民国剧中少见的新车呀。
不仅与那些千篇一律的黑色轿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人看到了《流光之城》的用心之处。
除此之外,还有女性角色所穿的旗袍与写字时用的钢笔、鹅毛笔等等。
虽然这些内容与知识已经超出了笔者的知识范畴,但这些精致的道具一出现后,就能让人感到他们在诉说着那个“流光”时代的故事。
而这才是《流光之城》的真实闪光点,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让这座“流光之城”充满了真实感。
往期精彩:《流光之城》征婚启事背后的故事,此时的冯世真已然沦为配角
(看完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jj/16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