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市直场馆篇

发布时间:2024/11/2 11:52:21   点击数: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家 https://m.39.net/pf/bdfyy/bdfzj/
随着人们对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很多形式新颖的文化空间竞相涌现,供人们驻足、休憩,展现着文化魅力。目前,我市已评选出“泰安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20个、“泰安市最具网络人气公共文化空间”30个,今天让我一起来逛逛其中的市直场馆吧,分别是:大汶口遗址博物馆、泰安市美术馆(泰山画院)、泰安市图书馆、泰安市文化馆(乡村记忆博物馆)。大汶口遗址博物馆,展览面积平方米,以“海岱曙光”作为展览主题。博物馆建设突出“考古遗址”特色,在色调搭配、素材选用、展项设置、氛围营造等方面都充分体现考古与遗址的元素。博物馆分为发现大汶口、探索大汶口、守护大汶口、仰望大汶口四个篇章,通过图文、场景复原、多媒体等手段对大汶口的发掘历史、大汶口文化进行了系统性展示,生动再现大汶口先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习俗等状况,高度阐述了大汶口遗址和大汶口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历程中的重要意义。泰安市美术馆是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于一体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社会公众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艺术空间,设有展厅、少儿公共教育体验区、成人公教研修工作室、泰山美术大讲堂、藏画室等空间,是集景观性、艺术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共文化场所。秉承“立足本土,传承创新;学术引领,服务发展”的办馆理念,市美术馆深入发掘地域文化资源,以多元化的展览奉献群众;注重青少年公共教育,推动馆校美育建设融合发展,年被认定为首批50个省级校外美育实践基地之一。市美术馆以传承、整合、弘扬泰山美术文化为工作导向,以构建有温度、有态度、有高度的开放性艺术空间为目标,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服务型美术馆。泰安市图书馆始建于年10月,原址位于遥参亭内,年6月图书馆从旧馆搬到泰安市望岳东路9号现馆址。图书馆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现设有研究辅导部、地方文献部、历史文献部(尼山书院)、采编部、读者活动部、参考咨询部、文献借阅中心、报刊阅览部、少儿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中心、自修室等部室。图书馆设计馆藏图书万册,现有电子图书45万册,古籍余册,期刊报纸合订本2.2万册,地方文献册。现订阅报纸种,期刊种,阅览座席0余个。多年来,泰安市图书馆始终秉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加强藏书建设,持证读者数连年攀升,外借册次、到馆人次、活动总量等实现跨越式增长。通过广泛开展社会培训、读书征文、公益讲座、各类展览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吸引广大市民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泰安市乡村记忆博物馆位于泰安文化艺术中心,隶属于泰安市文化馆(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陈面积平米。乡村记忆博物馆展藏品达0余件/套,以乡村记忆、年代记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体,涵盖民俗文化、岁月时令、衣食住行、人生礼仪、生产贸易、信仰习俗、游艺竞技等内容。博物馆以创新传承保护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弘扬民族文化、革命红色文化为使命。充分运用文字、实物、录音、录像、展演等方式,建立了数字化展示平台,向广大市民提供数字化多媒体服务。数字互动大屏、全息戏台等数字化展示设备的应用,让博物馆的展览形式更加鲜活。自年泰安市乡村记忆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以来,周末节假日正常开放,全年开放时间达天以上,累计接待观众10余人次,持续开展博物馆开放日、5.18国际博物馆宣传活动、自然和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青少年文化教育活动、非遗传承体验活动、线上非遗展示活动等品牌活动近场次,先后被齐鲁网、大众网、泰安日报、泰山晚报等多家省市级媒体报道,博物馆相关信息被携程网等多家网络平台常年发布展示。同时,博物馆积极开展网络新媒体平台展示的创新探索,活动网络直播线上累计浏览量近人次。博物馆坚持公益性原则,坚持文化惠民,通过宣传革命红色文化,打造立德树人的教育基地,充分发挥了未成年人文化教育阵地作用,非遗传承保护桥梁作用;有效发挥了连接观众与传统文化的纽带作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来源:文旅泰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jj/166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