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因为要寻找一些作文素材,翻箱倒柜找出一堆《读者》杂志,她看得津津有味,我却有种仿若隔世的感觉,好像很长时间没买过《读者》了,最早从《读者文摘》改《读者》时开始看的,应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吧,至今二十多年了,每期必买,都有好几百本了,搬了两回家竟一本没舍得丢掉,但这几年怎么就不买了呢,纸媒衰落?阅读习惯改变?疫情?后来明白了,以前习惯在报刊亭随时购买而非订阅,但随着报刊亭的消失,购买的习惯也就消失了,如今纸媒阅读大量减少,手机阅读成为常态了,但那种报刊亭购买杂志的感觉却依然怀念。
曾几何时,报刊亭在每个城市的街角随处可见,甚至成为风景,每次路过色彩斑斓的报刊亭,都会习惯性购买,每到月初十五必购《读者》,还有《三联生活周刊》《芭莎艺术》《体坛周报》《足球报》等等,在那个网络阅读没有流行的年代,翻开最新的杂志报刊,觉得油墨香是天下最好的味道之一,如果说文学名著是大餐,那报刊杂志就是街边小吃,有着烟火气的感觉和特别的回忆,现在不仅报刊亭消失了,和纸质相关的东西也逐渐淡化了,小人书、报刊、杂志,书信甚至现金等。估计以后孩子们上学只带电脑了吧。
女儿的语文作文是给远方藏区的同龄人写信,她问我家里有别人寄来的信吗,真的没有,孩子从来就没写过信,她说真麻烦发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jj/15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