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老了就没人看一文解锁ldquo旧

发布时间:2022-6-23 13:42:10   点击数:
刘军连 http://nb.ifeng.com/c/89ILxhbI6w5

全文共字

阅读大约需10分钟

10月11日,暌别多日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开幕,作为举办地的中国云南再次成为世人的焦点。素来被称为“物种基因库”的云南曾因动植物的繁衍、迁徙频上热搜,如何写作生物,进行有趣科普?如何以一个生物入手写出大文章?

在本篇中,中新社云南分社记者缪超将携他采访期间发现的古生物,讲讲四条“鱼”做成“美味佳肴”的故事......

▲中新社云南分社记者缪超

几个月前,我到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抚仙湖采访,在湖边“发现”了一条鱼。

这条“鱼”体态娇小,长约3厘米,其身体构型已经演化成三分型:头部-躯干-肛后尾,它的名字叫“凤姣昆明鱼”,备注:化石。它是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原始脊椎动物,它的发现,说明包括人类在内的脊椎动物最早的祖先在距今5.18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就出现了。

▲“凤姣昆明鱼”化石

哇塞,3厘米的小鱼居然是我的祖先,必须要写它!但当我百度了一下,原来互联网上早在年就有对这条鱼的报道,而且不少。要满足我最后的倔强,我选了旧闻翻新这路。最终,完成了一篇约字的特稿《四条“鱼”讲述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今天,就和小伙伴们分享一下这篇稿件的写作过程。走起……

翻旧闻做“新菜”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陆定一对新闻的这一定义至今仍然得到新闻界普遍认同。然而纵观新闻媒体所报道的内容,并非全部都是新近发生的事实,除此之外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类:对过去发生事实的报道;对从过去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的事实的报道;对过去发生事实的最新进展的报道。

由于以上这三类事实并不具备“新闻”的时效性,所以可以将这三类报道统称为“旧闻”。其实,我们在日常采访报道中,遇到的并非全部都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而且不少新闻属于旧闻翻新,其中多为对过去发生事实的最新进展的报道。

▲作者镜头下的云南大理上空“五彩祥云”

目光回到这条“凤姣昆明鱼”。年,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权威科学刊物《自然》,刊载了一篇划时代的地球生命科学论文,介绍了两块发现于中国云南5.18亿年前早寒武纪筇竹寺地层中的鱼化石“昆明鱼”。这块鱼化石把人类所知最早的脊椎动物产生的时间向前推进了约万年。

近年来,科学家对它的研究并没有新的成果,博物馆对它也没有新利用方式和展示活动。这条“鱼”在新闻中是“三无产品”吗?显然不是,自它被发现时,就一直在阐述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只是没有记者专门就此“采访”它。

旧闻翻新十分讲究时机,这条“鱼”在等待新的时机: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向全球全面系统阐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加强全球环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

作为中新社记者,必须学会挖掘时效性不强但与当下政策密切相关的事物进行报道。为此,今年5月,我来到了抚仙湖边,采访了“凤姣昆明鱼”。

(PS:作为云南人,傲娇一下:抚仙湖是中国内陆湖中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为每位中国人储备了15吨Ⅰ类水。)

▲作者镜头下的抚仙湖

为了让“鱼”说话,我采访了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馆长陈泰敏。他告诉我,在“凤姣昆明鱼”化石标本上可以看到,鱼的头部有眼睛及一个被软骨状组织保护的最早的大脑、一个脊索及一些专家推断的脊椎骨,它展现了一个从鱼到人的演化历程。

写清楚这条“鱼”藏着的人类所关心的脊椎动物的起源和演化,以及在澄江化石地再次被证明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就能够反映出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事件和由此缔造的地球动物谱系树,形成了当今的生物多样性。此外还告诉人们,这个蔚蓝星球的生命从最早的单细胞发迹,所有生命都是一个整体,人类不能高傲地认为是地球主宰,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人只是生物演化的一个分支。

▲作者在澄江化石地尝试挖掘化石。

将旧闻所承载的信息融入当下的新闻,实现新旧变换,其核心就是赋予旧闻以新鲜,从而化旧为新。

翻更多旧闻做“大菜”

诚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一个宏大的理念。要反映这一个宏大理念,一条“鱼”是不够的,我需要将更多旧闻串联起来翻炒出新,拓展新闻纵深。

后来,我花费一个星期的时间,走访了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世界恐龙之乡”禄丰、中国最早的古人类发现地元谋,找到了另外三条同样可以阐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鱼”。

▲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工作人员在挖掘化石。

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是因为一块三叠纪裂齿鱼化石的发现。罗平生物群同样被不同媒体的记者采写过无数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以新的视角可以发掘旧闻特殊价值。

在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jianjie.com/bkjj/14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